年輕時候,我讀的第一篇英文名著是喬哀思都伯林人裡的Araby.大一英文課本上的這個短篇故事,文字樸素,情節平凡,重點在於少年敏銳善感的心緒變化,以及貫穿其中的那些細微景物與光影.不滿二十歲的我,粗枝大葉,兀自沉浸在新鮮人的喜悅之中,全然無法體驗那樣幽微細緻的渴望與失落.只隱隱感受到一種孤獨哀傷的情境與氛圍.

   在校期間買的都柏林人一直沒有看.幾年之後我結了婚,隨丈夫赴日短期進修時,不知何故,竟把都柏林人塞進行囊裡.一人獨處的冗長白日,慢慢的把最後一篇The Dead 給看完了.書頁上還留有我用功留下的生字註解.故事的梗概大約記得,細節全然沒有印象,真不可思議,可見完全沒有讀懂.

   將近二十年之後的今年夏天,重新拿起來閱讀.此時的我,英文進步了,人生閱歷也豐富了,讀著讀著,沉迷其間無法自拔,細細品味那雋永的文字,像在享受佳釀,也像在聽古典樂,沉靜深邃,餘韻無窮.喬哀思的文字很樸素,敘述的場景人物很平常,但是結構很嚴謹,描寫景物與人的心緒精準無比,淡淡的,輕輕的擊在讀者心上,淺淺的烙印,難以移除.

讀他的文字,很像在看電影,影像一幕一幕出現(事實上我看過逝者改編的電影,只記得女主角是安潔莉卡赫斯頓),細微而不煩瑣.有一種乾淨精緻的質感.閱讀當中我無法不想起石黑一雄.雖然兩者的風格很不同,但同樣都是以樸實的文字,在日常的生活中刻劃纖細的人心變化.主軸在於人的心理流動,而不是巧佈疑陣的故事.這跟莫泊桑或歐亨利式的戲劇性差別很大.在尋常的生活裡呈現出人的特性,人的喜怒哀樂.想起來,似乎也有小津安二郎的況味.大部份人的人生不都是這樣?看似風平浪靜的人生之河,水下藏有當事人才知的小小漩渦或波動.高明的作者能在凡人的常軌裡展現出各種意義:青春的熱情,知識份子的拘謹,人的圓熟,時光的流逝…..,不著痕跡,一逕流暢地在冷靜自制的文字裡流轉.

逝者講的是隆冬裡一個家庭晚宴的故事.內容反映出愛爾蘭中產階級的三大重心:音樂,宗教與詩歌.閱讀中,彷彿聽到琤琮的鋼琴與溫暖的人聲;嗅聞到烤鵝的香氣;看到講究典雅的餐桌擺設;盛裝的男女賓客….,而與溫暖的室內對比的是戶外的嚴寒;與美食音樂人情對比的是修道院裡黎明即起,終日不言,睡在棺材裡的苦行修士.

喬哀思是大家,作品裡有太多的象徵,隱喻,典故等等,足可寫成論文.而我不善分析,純粹從文字裡體會那色香味,然後輕喟人生苦短,好景易逝.末尾的青春戀情寫得絕美,令人心痛.結尾漂亮極了,雖是仲夏溽暑,我也看到了白雪飄落在愛爾蘭的平原,丘陵,墓園.墓碑,十字架,與小柵門的尖木條上厚厚積了一層雪.那麼寧靜祥和,包覆所有的情緒,所有的人,無論生與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