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特名聞天下,誰人不知?

   天生反骨的我,不愛湊熱鬧.即便從少女時期便知曉,卻對他無任何的理解與研究.不過,懾於其名,我曾買了一張他的CD,演奏三首莫札特的奏鳴曲.魯鈍的我聽不出其所以然,十年之後才愛上.最近,Medici Arts的頻道上看到李希特的紀錄片,這才真正的認識他,由衷地欣賞.

   極端注重隱私的李希特肯接受訪問,殊為難得.影片的格調極好,饒富詩意.行走在蕭瑟的莫斯科街頭,頭戴俄羅斯毛氈帽的鋼琴家特別的瀟灑.他就是那麼的俄羅斯!然而,李希特的父親是德國裔.鋼琴家父親和貴族女學生相愛,結婚,生下了他.三歲時他因戰亂和父母隔絕數年,由姨媽撫養.二戰期間,德裔的父親身分曖昧,危險,而母親因為情人的緣故不肯搬離俄國,導致父親最終入黑牢判死刑.傷心欲絕的李希特從此不肯跟母親說話,直到多年之後才再度在異國重逢.

   身世崎嶇的李希特琴藝全靠自學.他也有文學以及繪畫的天分,後來選擇了鋼琴.他的老師Neuhaus取代了父親的角色.他經常睡在老師家的鋼琴下.Neuhaus說李希特是他夢寐以求的天才學生,其實沒甚麼好教他的.李希特則說老師對他最大的啟發是靜默與歌唱性.

   李希特說不上英俊,年輕時滿臉英氣,到了老年,一雙眼睛依舊慧黠無比.觀其眸子,人焉瘦哉.不張狂,不驕傲,誠摯,敏銳,聰明.他是真正的藝術家,重視的是實質的內在.他的話語,在商業操作的現代古典樂壇,有如暮鼓晨鐘."為何要看演奏者的手和臉?"他說,"音樂又不是從那裏表現."他的演奏會經常只留一盞照譜的小燈.是啊!音樂是用聽的,不是用看的.他也不在鋼琴上吹毛求疵.壞琴上也能彈出好音樂.挑琴是調音師的事,鋼琴家的重點在演奏.他特別喜愛YAMAHA,其如白布之特性得以令他揮灑音樂的色彩.

   他重視本質的樸實性格,反應在對歌劇,聲樂以及室內樂的喜好.真正的音樂家,總能享受合奏的喜悅.李希特不走指揮的路線.他說得很清楚:指揮牽涉到解析與權力,兩者他皆不喜.好個純粹的鋼琴家.他喜歡舒伯特.他說莫札特最難駕馭.紀錄片片尾用的是舒伯特的奏鳴曲.李希特是在彈奏舒伯特的奏鳴曲D459時去世的.這是一個鋼琴家最好的結局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