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夏日午後,從家裡徒步至台南公會堂.自從重新整修完畢以來,我還不曾有空造訪這棟日式洋風建築.沿著南門路的人行道,經過南門城,自來水公司,孔廟,文學館,民生綠園,氣象測候所一直到公會堂.美麗的鳳凰花一路伴隨.台南長大的我,對路上的景致自是熟悉,他們是我生命的一部份.我的童年,青少年時代,雙腳走遍以中正路為中心的舊市區.幾乎沒有不熟悉的地區.但是,在公會堂裡看著舊照片時,突然記起來公園路上靠近公會堂的地方曾經有一座美麗的市立圖書館.它拆除了至少有三十多年,難怪我已習於現今的樓房,而整個忘記它的存在.

   記憶中,這市立圖書館是兩三層樓的西式紅磚建築,外觀優雅秀麗,引人注目.我偶爾會隨家人經過,卻從來沒進去過.小學三四年級時,級任老師曾帶全班進圖書館參觀.雖是幾十年前的事,我卻清楚記得裡頭的安靜,陰涼.空氣裡有淡淡的木頭香氣與公家機特有的油墨文書味.我們不由自主地噤了聲,安靜地跟著老師,看他從一個一個木頭抽屜裡拉出書目卡,教我們找書的方法.這個圖書館有一種莊重,嚴肅的氣氛.雖然喜愛閱讀,身為小學生的我卻有幾分害怕,覺得那是高不可攀的文化殿堂,因此,也沒再進去過.沒想到,一兩年後,市政府竟把這座內外皆美的圖書館夷為平地,建起通俗的大樓,我與它的邂逅,就這麼乍現即滅.府城作家葉石濤與許達然,都曾在文章裡提到他們在圖書館出入,閱讀.日據時代設立的這個圖書館,想必是知識份子,文學愛好者的心靈綠洲.它的拆除,對他們的厄傷恐怕難以彌補.只是,在政治氣氛仍然高壓抑鬱的七O年代,有誰敢抗爭,反對?國民黨的反日情結,讓他們拆除日式建築物毫不手軟.

   現今位於忠義國小對面的公十一公園就是一個例子.那裡原本是綠樹蔽天,清幽靜謐的神社.終戰後變成忠烈祠,仍舊幽深如公園.三四歲時,上班的父母每天用腳踏車載我到外婆家托育,總會經過那片茂密的濃綠.靠近永福路那一側有小小的市場,還記得父親把我寄放在菜攤子的木架上,匆匆去買幾樣菜.當時沒有冰箱,不時興外食,上班族下了班還得買菜張羅餐食.年幼的我,獨坐菜攤上,略覺孤寂卻不惶恐.抬眼望去,四周儘是高大的樹,那是我最早的記憶之一.後來,市政府盡除林木,蓋起一座大大醜醜的體育館,那可能是全台灣最早的巨蛋.裡頭不時舉辦一些籃球賽,拳擊,馬戲團,公家集會等等活動.當時年紀小,只覺得體育館新穎有趣,而今想起,卻默默悼念那片消失的樹林.

   體育館的隔壁,也就是地方法院的對面,有一間實踐堂.實踐堂的建築類似眷村裡的介壽堂.我猜它原先是國民黨或公務員集會的所在.後來變成電影院,專門放映二輪西洋片.因為離家近,父母常常帶我們去那兒看電影.還不識字時,偶爾會問父母劇情,多半時間默默觀影,看不懂就坐在黑暗中胡思亂想.後來看得懂字幕,便愛上電影.每當父母宣佈要去看電影,我們便一聲歡呼.至今仍記得在實踐堂看的許多電影:真善美,黑鬍子,金龜車,原野奇俠,往日情懷,劫後英雄傳……,那是少娛樂的年代最充實歡樂的記憶之一.實踐堂後來不放電影了,一直閒置在那裡.最近路過,看見它半廢棄的模樣,心裡不覺一陣愁悵.童年的時光一去不復返,連可供回憶的建築都憑空消逝,所能依賴的,唯有自己的腦袋.

   小時候住在南門城邊的日式宿舍.雖然不大,但是榻榻米房寬敞潔淨;客廳一組沙發,一臺唱機,小巧溫馨;外頭的院子有樹,清幽涼爽.我約莫三歲,卻記得家的模樣.家對面廣大的操場,是名為鳳凰球場的橄欖球場.台南市的橄欖球發跡很早,父親自中學時就開始打橄欖球,等我們住在宿舍時,生活與球事更是分不開.球場的後面是市政府,有紅磚樓,有木造建物,還有幽靜的花園與噴水池.當時的治安很好,一起床我就可以恣意漫遊.有一早走到花園一隅,不知怎的跌落水池,幸虧在池畔用功的青年學生把我拉起.後來市政府遷移,原址大興土木,蓋起著名的建興國中,那是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伊始.美麗的小花園不見了,而那一年,我們也搬進新蓋的兩層樓鋼筋水泥宿舍.新家的興奮沒有持續很久,因為我始終懷念日式宿舍的榻榻米與院子.後來,只要看到日式宿舍,心中便生欣羨,我多麼喜歡日式宿舍那簡潔流暢的空間感;寧靜的氛圍,還有林蔭深深的庭院.

   當時南門路兩側以及其巷弄裡儘是日式宿舍,大小不同罷了.那些宿舍大都屬於市政府,水利會,學校等公家機關,住在裡面的人,好像都有一種斯文嫻靜的氣質.四年級時班上來了一個轉學生,她爸爸是水利會會長,住在南門路五妃街口一間特大的日式宿舍.我最喜歡去她家玩.她家滿足了我心深處對日式宿舍的想望.紙門隔開的一間間榻榻米房,任由我們進出.光潔的木廊,可以眺望庭院的風景,微風穿梭,光影灑落.院子裡栽植各種果樹.裡裡外外,我們怎麼玩都玩不膩.

   南門路是全台南市最有氣質的一條路.學校,古蹟,綠樹,形塑出文教區莊重典雅的氛圍,而巷弄裡古典的宿舍或精巧的洋房,呈現出一種低調的好教養.可惜,才四十多年的歲月,樹木一棵一棵被砍倒,佔地廣闊的宿舍變成公寓大樓,南門路竟連一間日本宿舍也留不住,怎不令人愁悵.更甚者,連鋼筋水泥的公家宿舍也漸漸不保.府前路的台銀宿舍群,原本整齊雅潔,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賣給建設公司,蓋出具有壓迫性的高樓,以及光禿禿,連一棵樹也沒有的豪宅.”城市的風貌,慢慢的變化,終至完全改觀.缺乏共同的歷史記憶,如同沒有靈魂的軀體,空洞而虛無.哪天,南門城邊我成長的市府宿舍也被拆除時,我就徹底的失根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