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已是十一月底,但天氣彷若夏末秋初,陽光清亮,舒爽宜人.我的目的地是南海路上的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來過多次,早已熟門熟路.時間很多,不急著進去看展覽,我先欣賞泉州街上紀念館光影交錯的美麗立面.這真是棟典雅的建築,歷經時間的風霜,屹立不搖,百看不厭.泉州街跟重慶南路間的巷弄綠蔭扶疏,廢棄的公家宿舍,散發出靜謐荒涼的氛圍,舊日的台北風貌,濃縮在此.悠遊其間,人煙俱無,,是台北的市中心呢!好奇幻!走到久仰的林家乾麵,甚至還從建中側門的入口走進去瞧瞧.

20191130_132258.jpg

20191130_134046.jpg

   逛夠了,這才進入紀念館看陳植棋生平展.早就知道這位早逝的天才畫家,著名的夫人像令觀者一見難忘,那是九O年代的事了,時隔近三十年,首次見到畫家的真跡,了解他的生平,真是了不起的人.照片上的陳植棋才25,看起來卻少年老成.確實,他是早熟的,思想深刻,畫作深厚,做人亦是認真正直.

   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腦中的印象是:熱情與理智並陳.他的構圖很穩定,色彩不像廖繼春或陳澄波那麼強烈,有一種優雅的節制感.不自禁在心中起了比較.陳植棋像顏水龍一樣理智,但多了創意與深度,像陳澄波一樣熱情洋溢,但有意識的節制.他在熱情與理智之間取得極佳的平衡,優美而不漂浮,一種堅實的美麗,像貝多芬的音樂:正面,典麗,毫無匠氣.

我愛他的靜物.穩重又狂野的紅,堅實的筆觸如同塞尚,但又洋溢著無可言說的陳氏風格.也喜歡基隆火車站這幅畫.歐式的車站後面是青山,前景一棵大樹下聚集著休憩的人力車夫,右邊一個挽著籃子行走的婦人.人與景融合得真好,可以想像那是炎熱的夏天正午,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風景,一個畫面,巧妙地凝聚了殖民,被殖民,以及風土的因素.丈夫喜歡"公園入口"這幅畫,我雖看不出其妙處,但被選為這次展覽的宣傳,想必有獨特之處.

20191130_150444.jpg

20191130_155929.jpg

以前我不怎麼喜歡"夫人像",覺得背後的紅衣太強烈狂野,而夫人的臉太悒悶.這次倒看出一點端倪.夫人的優雅,表現在精細雅致的繡花鞋子,白衣,以及端正的坐姿,那寡歡的臉,臉上的兩抹紅,呼應著背後大紅的台灣衫.莫非是優雅含蓄的日式文化教養對比庶民台灣的土直無遮?又是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難怪夫人抑鬱寡歡.

20191130_161520.jpg

陳植棋的畫不只有技巧有風格,更重要的是有思想有批判,難怪如此耐看.他善用隱喻的方法,因此既自然又豐富.如同他在"至本島美術家"裡所說的:要論及藝術的本質的話,物質感,實在感,感動性的表現是必要的,而放縱淫逸的內容,皮相的部分描寫,無力鬆散,與靜止停滯-----無流動性的畫面-----應予以排斥.他有很強的論述能力,而他的畫正反映著他的思考,是言行一至的人.

可惜天妒英才,才二十六歲就逝世.但陳植棋畢竟非凡.在生死未卜中,他說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很快樂,早已置生死於度外,還活著,就明朗的活下去吧!他的早逝,真是台灣人的損失.家人尤其不捨.展出的畫,全都是家族收藏.可以想見家族對他深深的情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我們的烹飪課 的頭像
    我們的烹飪課

    MY JACT'S 烹 飪 課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