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和這本小說糾纏很久了.應該是2012年在美西的機場買的.遲至2014年年底才看完.其間幾度拿起,卻總是看個幾段就放下,始終未能進入勾引人的情節.如是,一再地從頭看起.說實在,一開始怪無趣的.那些講時間講歷史講哲學講智慧的題旨,不是我這非理智腦袋所感興趣的.好不容易耐著性子看下去,直至看完,心裡還是不服:這哪算什麼?只是用知識份子的語言故弄玄虛地包裝一個有點岔出常軌的事件.心裡微有不平:Graham SwiftKazuo Ishiguro的故事與文筆厲害多了,而且不吊書袋.雖然書中有些句子深得我心.

   這本書的威力在接近結尾的時候才顯現出來.如同C所說的,作者不是一記左勾拳打過來的直接力道,而是以時間以技巧取勝.其中我最不懂的是主角Tony與女友Veronica的分手.看得一頭霧水.於是我慫恿C去買中譯本,看完我們再討論.她果然買了,看了,並把中譯本拿來借我.我們兩人聚首時間無多,於是利用著去大賣場購物時討論.不是很理想的時機與地點.開車時我不能專心;賣場時常有讓人分心的事物.然而在這樣破碎的談論中,我卻從C的洞見與提問得到種種的啟發以及一層又一層地認知.如同她所引用的海明威之語:冰山底下所沒呈現出來的遠比表面上的多.這是一本表面平淡,而內裡豐富,令人反芻不已的小說.

   書裡的敘述者Tony是典型的Unreliable narrator,也就是說讀著讀著,你將發現他所敘述的不一定是客觀的事實,而是根據他的人格,喜好所做出來的陳述.他對自己的執拗不明完全無感.C說那就是佛教用語裡的無明.這話並無貶意.只是說人對自己所不理解的盲點,是黑暗無亮光的.我覺得無明便是這本書的主題.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有幾分? 他問的是那個讓人發顫的基本問題:我是我自以為的那個人嗎?.....正如拔恩斯以優雅和令人憂戚的筆觸顯示,我們全都是不可靠的敘述者,挽救之道不在乞靈於精確的回憶而在願意質疑它們.”----波士頓環球報.

   人的一生,帶著偏見與誤解行走.直至某日(通常是在中老年),突然驚愕地發現我們不是自以為的那個人----以為自己是被傷害的一方,實則相反;以為自己敏銳善感,卻無視於他人的感受;以為別人的個性有問題,背後一定有創傷,卻無知於自己因創傷所造成的人格缺陷;總為自己的懦弱膽小找藉口,歷史是戰敗者的自我欺騙.我們在審視個人歷史時有記住這道理嗎?

   人的形象,可以藉由鏡子映照.但人的內在自我,如何看見?藉由親近的家人,友人,他們的反應,他們的行事做為,反映出的內在面.這不是一面容易關照的鏡子,但卻是真實的.習以為常的”,常常看不到看不出鏡子所映照出來的影像,直到出了事,出現了異狀,才會用心去審查,觀看.幸運的話才會看出端倪.如果有人明明是一張凶惡的臉,卻自以為是柔善,一生如此行走人世間,直到最後才照見真相,情何以堪?如何贖罪?我們是我們自以為的那個人嗎?The Sense of an Ending的大哉問.總之,這面內在的鏡子不是那麼容易看見,看清的.而看清以後又該怎麼辦呢?

 

註:1.中文翻譯出自天下出版社"回憶的餘燼."

     2.C為我做的解釋: 無明,粗淺的理解是智慧不夠帶來的黑暗,因為黑暗,所以見不到物體,無法瞭解其關連,只要有光照亮,就會明朗,瞭解世間人事物。那光就是智慧。

《華嚴經》:「善男子!譬如一燈,入於闇室;百千年闇,悉能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眾生心無明闇室,能滅無量百千萬億不可說劫積集一切諸業煩惱種種障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