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祝大家2012年新年快樂!!

瀟灑

坐在國家音樂廳倒數第二排聽列夫席茲彈舒伯特的奏鳴曲D958.樂曲我是熟的,家裡有玻里尼彈奏的CD.音響和技巧我外行.感覺琴音雖響但音色朦朧不清.到了第四樂章,不管聲響如何,卻完全被曲子的氣勢氛圍所震懾,一種全新的發現,感動與迷戀.中年的我重新感受到青春的想像,迷惘與期待.

那如浪湧至,捲起千堆雪的琴音令人聯想到一個英文字:Eloquent.雄辯滔滔.充滿力道的流暢.可那力道渾厚堅實,如山般穩固,是沉穩的,沒有侵略性威脅感與自炫的男性力量.多麼罕見的特質.正讚賞時,琴音一轉,黑白鍵上輕快靈巧的觸鍵輕鬆自若地流洩出一派灑脫.!那真正叫做瀟灑.像一陣秋風,像旅人的足音,像一抹苦笑.輕靈對比穩重,造成的效果是意外的驚喜.呂正惠說的好,舒伯特是把流浪與漂泊感表現得最好的藝術家.我很難把矮矮胖胖戴著圓圓眼鏡的舒伯特和他做的曲子聯想在一起.幼稚的我幻想著,如果有像這闋樂章般的男人,我一定會愛上他.

 

The Sound Next to Silence

   因為註書店Peggy的關係而知曉了ECM唱片公司.她從前是ECM的代理.我買了好幾張CD,除了基東克來曼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其他皆是非主流.Peggy提醒我ECM的唱片封套都是很有特色的攝影作品.果不其然.都是些迷離朦朧的黑白照或低彩度的設計.Ambiguous.曖昧不明是藝術的本質.大學老師如此說.我牢牢地記住.

某日逛到誠品書店音樂館,看到似曾相識的風格,,原來是ECM,而且還有一部影片:The Sound Next to Silence.我不知那是怎樣的電影,可那文字入眼難忘.僅次於靜寂的聲音.真正雅好音樂的人必定懂得欣賞靜寂.在音樂與音樂之間需得靜寂的存在.那是沉澱思緒的必要.無時無刻填充著聲響的世界多可怕.唯有懂得靜寂之美的人方能欣賞音樂的美.因此,僅次於靜寂的聲音便是ECM的自我期待與自傲.

終於在註書店看到這支影片.Manfred Eicher, ECM創辦人,在世界各地旅行,尋覓有才能有風格的音樂家,為他們留下美麗的聲音.他對聲音的質感極度敏銳,極度要求.事必躬親的希臘女作曲家Eleni KaraindrouEicher全然託付,因為他凡事投入,而且有詩意.他所挑選的音樂家,都是將音樂的美感完全融入生活的藝術家.不僅音樂美,人也寬容風趣.阿根廷的手風琴家,義大利的管樂手兼作曲家,突尼西亞的奧德琴手….,他們都是極富魅力的人物,言語睿智,沉浸在音樂中的表情令人動容.

世界真有趣.飛機汽車火車…..,交通工具或迷離或明晰,Eicher穿梭奔忙,只為留下難得的,好聽的聲音與眾人分享.有錢又有理想,我想他是幸福的.而音樂家與聽眾則是幸運.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病無孝子(良伴).”  至愛的陪伴者一開始總是盡心盡力,再來則如蠟燭燃燒,耐心體力逐漸不繼.愧疚,難受,然後就是悲劇.

   尿失禁是尊嚴喪失的第一步.難怪很早以前H大夫就說:等到要包尿布,活著就沒什麼意思.他因服侍老父,早早就在探索尊嚴死的議題.

   水的意象,是否象徵流光似水,一去不復返?一開始是水龍頭淌流不停的水,接下來中庭傳來雨聲,女主角呆坐在陰暗的地下,還有男主角聽著CD想像女主角彈奏舒伯特即興曲的第三號.伴奏的部份分明是水流波動的韻律.

   電影一開始便以隱喻宣告這兩個老人的生活將陷入死胡同.音樂會歸來後女主角已進入小餐廳,鏡頭在狹窄的走道停留許久,男主角在那裡緩慢的換鞋,與不在鏡頭裡的女主角對話.

   直到鋼琴家學生來訪,觀眾才窺見客廳的另一邊臨著窗,擺一台平台型鋼琴.那代表的是過去的美好榮光.琴音飛揚,琴瑟合諧.當鋼琴沉寂下來時,便是晚景的開始.我想起頃讀的張晶晶傳記.不再能遊走黑白鍵,對一輩子彈琴的人而言是一大失落.唯有年輕輩的現場演奏讓他們重拾fellowship的感覺.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外景的電影.兩老緩慢的步調,繞著屋裡的幾個房間轉.廚房客廳睡房玄關…..,隱隱約約看到牆上掛的幾幅油畫,似乎都是風景畫.後來,導演把這些畫都放大了,一幅幅靜靜的呈現在銀幕上.都是些天高地遠,廣闊大氣的風景.剎那即是永恆.畫裡不變的寧靜對比人的變化.人的老化雖然緩緩前行,但是健康一走下坡速度便加快到措手不及.

   女主角在神志不清時頻頻喊痛.男主角走過去,以話語故事及肢體輕觸撫平她的焦躁不安.母親臨終前數日也有同樣的情形.我既沒耐心又束手無策.是父親坐在她旁邊,唱一首又一首的日本民謠讓母親安靜下來.想起來心裡還是痛和懊悔.

   鴿子到底代表什麼?牠飛翔自如,是外來的,無端闖入的.在這個自主的,對外封閉的兩人家庭裡,鴿子該是唯一可接受的外來者吧.即便如此,主人還是要將牠趕走.其他的外來者,都是不得不接受與妥協的:幫忙購物的鄰居,女兒,女婿,看護,醫生,理髮師……接受外來者的幫助,是自主受損,尊嚴流失的第一步.我更深刻的體會到C伯的心情了.那日載他去醫院回診,除了一再向我致謝,他感嘆身不由己的無奈.他說現在只剩百分之二十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智者如他輕聲喟嘆人心何其脆弱.鴿子代表的莫非是自由?唯有死亡能讓人自囹圄中解脫?男主角最後終於將鴿子抓住,輕輕拍撫.他在遺書裡寫道:抓住牠其實不難.

   男主角做惡夢醒來那一幕我身有同感.那是壓力之下的產物.母親生病其間,我也屢做惡夢,經常在尖叫中被S搖醒.

      看似淡泊的電影,後勁很強.夜晚睡醒的時刻,想到片尾幾幕:男主角躺在客房,聽到杯盤碰撞及水聲,起身看到女主角在洗碗,他們對話幾句後一起出門.最後的鏡頭是女兒進入雅潔而空無一人的家裡…..,,魯鈍的我這才瞭悟男主角是死了.多高明的手法.從一開始發現女主角的遺體開始到末了為止,都沒有出現男主角死亡的形象.節制而不濫情.真正的藝術家皆如此.不論是導演,片中兩位獻身音樂的主角或者舒伯特皆然.

   漢內可太珍視音樂,以至於不肯讓其淪為背景.他的電影沒有配樂.他直視人生的真相,不以配樂來營造濫情的氛圍,正是對人性的尊重表現.電影的靜默讓人無言,彷彿加長的休止符.連舒伯特也有無言的時候.Amour是淡泊的黃昏之歌,不像他過去那些電影般激昂.選用的舒伯特也不是展現人性複雜情緒的奏鳴曲,而是流暢隨意,章法不拘的即興曲.那也是水的意象.琴音琤琮流洩,光影,快慢從心所欲不逾矩.那是長到一定年歲方有的體悟.符合片中兩位老者的心境.反諷的是,擅長以美麗的樂音表達人性各種面向的舒伯特只活了三十幾歲.他太早慧?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