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祝大家2012年新年快樂!!
  • May 02 Thu 2019 22:11
  • 早餐

 

  早餐是顯學.台灣的早餐店,密度之高,絕無僅有.

  小時候,我們的早餐很單純.平日,多半是在家吃稀飯.但是媽媽貪睡,起不來,常叫爸爸去巷口的豆漿攤買早餐回來.那攤子打從我懂事起就存在,供應熱騰騰的豆漿,米漿,杏仁茶,現做現炸的油條,饅頭.油條太膩,豆漿,杏仁茶太稀,於是我永遠指定炸饅頭與米漿,吃久了會膩,隨便吃吃,就急著上學去了.倒是,有次天雨路滑,爸爸去買早餐時滑了一跤,我聽了很不捨,卻也沒能把他辛苦買回來的早點吃完.後來,爸爸在永福路(以前的新生路)與府前路口外省人開的早點店買到濃郁可口的蔥肉燒餅,我十分喜愛,百吃不厭.兵荒馬亂的高中時期,帶到教室在早自修時吃,惹得鄰座同學抗議:xxx,你不要再帶餅來吃了.這餅香得她心神不寧.

  周末假日,母親會煎法國吐司.她做鹹味的.金黃香濃,我們好喜歡.但我更愛的,是她獨有的創意.盤子上一份吐司夾煎蛋,還有一大塊灑細鹽煎得外皮酥黃的豆腐.外酥內嫩,外熱內冷,好奇妙的口感.佐以一杯現榨的檸檬汁.既豐盛又清爽.鄰居(同學)來家裡吃過一次,評論是:好奇怪.我懶得理他.於今想起,為何會有這奇異的組合呢?其實一點也不怪.一大早,總有婦女挑著擔子在街巷內叫賣豆腐.(呵呵,好像是遠古時代的畫面)煎豆腐比涼拌豆腐華麗,跟西式三明治也比較搭,所以母親有此組合.

   長長的暑假,總是晚睡晚起.母親從忠義路(當時是進學街)的路邊買回涼麵或鍋貼,這兩樣吃食,與蟬鳴,鳳凰花交織而成我年少的記憶.上了中學,周日晏起,吃著父母從東門圓環買回來的肉燥飯配魚丸湯,邊看報紙,是辛苦了一星期的最佳犒賞.那份滿足悠閒,無可言喻.請記住,這是尚無早餐店的時代.但身為府城人,我們有較多的選擇,例如菜粽,肉燥飯與鹹粥.

   大學時代,偶爾吃學校餐廳的清粥小菜,趕第一堂課時,無暇用餐,下課大家跑到文學院福利社買茶葉蛋吃.周日,女生宿舍前樹下,有一輛發財車,賣現煎現做的漢堡,焦香濃郁,排隊也甘願.那是麥當勞在台展店前一兩年的事.畢了業,趕著上班,沒空在家吃早餐.南京東路,復興南路口,我下公車的地方,有一輛發財車,賣現做的三明治,年輕老闆夫婦雙手忙不停.我拎著一個肉鬆夾蛋三明治,一陣風般旋進公司,速速打卡,再悠悠然走進編輯部,泡好一杯茶,享用我的早餐.

   時光飛逝,後來,就成了早餐店百家爭鳴的時代了.我個人偏愛的早餐有幾種.

   中式早餐.燒餅油條,鹹甜酥餅,搭配鹹甜豆漿,是我的最愛.

   日式早餐.木托盤裡,白飯,烤魚,玉子,漬物,小菜,納豆,海苔,味噌湯,自成一格的小宇宙:美麗,溫潤,飽足.在日本旅遊時,若有西式跟日式的選擇,我都選日式.日本咖啡館的Morning Set看似西式,卻屬日本獨有:厚片吐司,奶油,,咖啡.簡簡單單,每一樣都好吃,融合在一起更棒.

   美式早餐.我最喜歡美國連鎖餐廳Denny's.大大的餐廳,寬寬的座位,陽光閃耀,培根煎蛋香腸薯餅鬆餅....,豐盛厚實,當你覺得太飽膩時,飲一口咖啡,可以解膩.是在Danny’s,我發現了美式咖啡的迷人之處:清淡新鮮,像茶一樣,可以一杯又一杯.笑盈盈的女侍執壺前來:再來一點咖啡?我欣然點頭.

   英式早餐.早餐是英國菜的強項.許多pub全日提供早餐.雖與美式早餐大同小異,但英式更合我意.經典早餐如下:煎蛋,培根,香腸,炒磨菇,煎番茄,燉豆子.烤薄片吐司,奶油,果醬.一壺紅茶或咖啡.缺一不可.我最愛烤吐司,酥脆略帶焦香,趁熱抹上奶油果醬,,,,甜全在口中融合,配上馥郁微澀的紅茶,美味無比.有一次我和兒子去逛牛津街上的John Lewis百貨公司,時值中午,我們在美食廣場梭巡一圈,最終還是選了早餐.從不令人失望的英國早餐!

   雖然住在有朝食天堂美名的府城,但我平素的早餐幾乎一成不變:烤法國麵包,白煮蛋,紅茶(偶爾喝咖啡).因為清淡,因為原味,所以百吃不膩.滿街大大小小的早餐店,對我毫無吸引力,無非太油膩,太多,太貴,太難吃,太做作.我在自家陽光滿溢的廚房,手持白瓷茶壺,把紅茶倒進花磁杯裡,棕紅色的茶湯令我心神舒爽.聽著喜愛的古典樂,望著綠意盎然的露臺花園,這份自在靜謐,樸實自然,正是我所欲求的.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三月中旬,春天尚未來臨前的首爾冷冽蕭瑟.幸好晨光明亮.下榻的旅館不遠處,有如此古典的教堂.

20190314_110753.jpg

很有趣的雕塑.我也喜歡後面那棟線條簡潔明快的建築.

20190314_110917.jpg

隔壁德壽宮園林內早開的花令人感動.

20190314_112341.jpg

20190314_121011.jpg

德壽宮的美術館不巧關閉.但我從宮牆內望見外面的首爾市立美術館.走在路上,人潮洶湧,原來,正值中午,市政府的員工都出來午餐.冬景原本就蕭瑟,清一色黑大衣的韓國人更顯冷肅.

20190314_121643.jpg

辦公大樓間有個小花園,輕聲播放古典音樂.上班族或談心或喝咖啡,是能放鬆透氣的所在.

20190314_122325.jpg

沿著斜坡往上走就是市立美術館.也是上班族放鬆的好地方.

20190314_122942.jpg

20190314_122956.jpg

20190314_123109.jpg

在美術館內放空的上班族.

20190314_123416.jpg

刻正展出的韓默(Han Mook)畫展.非常好看.我坐下來好好看了畫家的紀錄片.非常感動這樣以藝術為一生職志的堅持.

出生於1914年的韓默,曾在滿州里以及日本川端畫校習畫.他是著重思考的抽象畫派.五O年代放棄在韓國畫壇的領導地位以及教授職位,前往巴黎發展.一年以後盤纏用盡,無以為生,他卻不屑在蒙馬特當觀光客畫家,因為那違背當初前往巴黎追求更深藝術的決心.他寧願洗碗,掃街做勞力工作,也不願出賣畫家的尊嚴.終於,他遇到了轉機.太空人登陸月球帶給他很大的震撼.外太空的無限,不再是李白詩中所吟詠的具體明月,而是無窮盡的空間.由是,他發展出以圓規劃出的圓與螺旋,一圈圈,一層層展現出韻律與詩意.我雖是外行,但那經過思考與算計所完成的圖畫,具有奇特的生命力與美感.我也喜愛韓默的書法.飽滿酣暢,充滿力道又顯溫厚.特別喜歡這幅字: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他自小由父親教導習字,終生不輟,彷如修行.在巴黎的日子是清苦的.每日由蝸居的小公寓通勤一小時到市區的畫室作畫.直至萬家燈火方才踩著夜色回家.他的太太整日獨守空閨,真是偉大.

20190314_135321.jpg

首爾市廳的新建築非常搶眼.

20190315_094805.jpg

舊建築變成圖書館

20190314_104715.jpg

古典的細節很迷人

20190314_110106.jpg

走去武橋洞吃鱈魚干湯.隱身辦公大樓的懷舊小店很可愛.首爾新舊融合得很和諧.

20190315_095029.jpg

20190315_095251.jpg

超多日本粉絲的餐廳.湯清味醇,內含鱈魚干,豆腐,蛋花,海苔,配上熱騰騰的白飯,三幾樣泡菜,適合早餐,宿醉,脾胃不振......

20190315_095722.jpg

要去三清洞,結果走到了北村.隨便走,拐進一條職人街.咖啡,帽子,手袋.....每一間都有達人的畫像,很厲害的樣子.走到山丘斜坡,S說要去這間咖啡館歇歇.

20190315_131337.jpg

裏頭雅致,安靜,播放著女聲唱的韓德爾歌曲,簡直是賓至如歸.

20190315_124556.jpg

下坡走回大馬路.

20190315_132237.jpg

走進一家新開幕的書店.

20190315_132744.jpg

20190315_132735.jpg

看起來很棒的店:供應現烤麵包,早午餐,午茶.

20190315_151554.jpg

果然是佳店.麵包一流.外酥內軟,麥香襲人.好麵包當如此!麵包既然好,Pizza當然出色.

20190315_143747.jpg

隔壁的小藝廊.

20190315_151700.jpg

特愛懷舊的店.

20190315_152129.jpg

20190315_153005.jpg

我計畫去廣藏市場吃早餐.尚未出門,S已經餓了.天助他也.走地下道去車站時撞見一間粥店.不由分說就進去了.他的蚵仔粥,我的鱈魚干粥都很清爽.配菜尤其棒,烏賊泡菜很好吃.

20190316_100311.jpg

廣藏市場充滿活力!我在此買到鱈魚干,好吃的柿餅,草莓.

20190316_114608.jpg

爽口的餃子湯

20190316_112211.jpg

在洗手間的牆上看到這幅風景海報

20190316_113447.jpg

詢問旅館人員,遵其指示,來到了駱山公園.一出惠化車站,藝術中心前的市集讓人驚喜.毫無計畫的旅行,好像打開福袋的感覺.

20190316_134715.jpg

也不用問路.丈夫說往山上走便是.於是循著梨花壁畫村的指標走上去.

20190316_140311.jpg

果然到了山上,就看到了城牆.

20190316_142218.jpg

壁畫村的咖啡店很舒適.美味的韓式糯米甜餅(紅豆以及肉桂蜂蜜口味)跟清淡的咖啡相得益彰.

20190316_151042.jpg

20190316_150719.jpg

壁畫村的街道.

20190316_145343.jpg

地鐵站牆面的圖很可愛

20190316_161758.jpg

旅館前的圓丘壇是少數令我喜愛的首爾古蹟

20190316_130020.jpg

週日早晨的明洞聖堂

20190317_085240.jpg

20190317_085459.jpg

20190317_090108.jpg

晨光中的祈禱者

20190317_090458.jpg

20190317_091715.jpg

市廳迷人的光影

20190317_102615.jpg

在地下道The Plaza Hotel對面的Eric Kayser做最後的採購,結束首爾之旅.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