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祝大家2012年新年快樂!!

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20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北上去聽音樂會.這次不想夜宿,打算一日來回.

到了台北正值午餐時間.原本看好要去新光南西店吃海南雞飯.可是出了捷運走進本館,地下只有鼎泰豐跟壇島.看到五樓有黃亞細肉骨茶,就這個吧!肉骨茶,白飯,油條,魯花干,很好吃,特別是湯很濃郁,還可加湯呢.也許是心中積鬱,吃到一半竟然食不下嚥,勉強吃完,胃沉沉的.

從士林捷運站出來剛好有一輛255等在路邊.跳上去,衛理女中下了車.順益博物館旁的公園綠意盎然,溪水潺潺,真美啊!

20190619_140132.jpg

蘇振明策畫的風格與美感的探索特展非常好,主題與選畫具佳.他以視覺型與綜合觸覺行來區分,分別以石川欽一郎與鹽月桃甫為首.我當然是喜歡情感重於理智的綜合型,然而,整個畫展裡最令我喜愛的竟然是李梅樹的三峽春曉.雖然一直不太喜愛過於寫實的畫風,但這幅畫恬淡柔和的光影,是運用強大的寫實功力層層疊疊敷造而成,構圖嚴謹,寧靜祥和.藝術,終究還是需得理性支撐啊!

20190619_143257.jpg

博物館出來,我又到公園靜坐.陽光亮麗,更顯樹木草地青翠.靜謐之中,僅聞鳥語蟲鳴,以及如頑固伴奏般的溪流聲.我好像坐在圖畫裡.微風吹來時,更是舒暢.

20190619_145835.jpg

我的搭車運真好.走到馬路對面,車子正好等在紅綠燈前,司機讓我上去.在捷運士林站下車,巷弄盡頭是華僑第三新村,我好奇地走進去看看,好個鬧中取靜的優良社區.住這裡,比甚麼豪宅都好啊!

我在捷運圓山站下車,走去好丘買Bagel.時候還早呢,原味的卻已售罄.天氣好熱,我被小玉山冰沙吸引住.難得買冷飲的我買了一杯.坐在廣場木椅上,一匙一匙舀著吃,酸酸甜甜的檸檬冰沙,澆上香甜的蜂蜜果漿,還有新鮮的鳳梨以及甘酸脆的芒果青,冰涼透心,無比消暑,陣陣清風吹來,極樂!

20190619_155847.jpg

雖然不喜歡狗,但我的本性就像好奇的小狗.走返捷運途中,看到酒泉街,就好奇地順著走下去.到承德街轉個彎,有間岩戶咖啡,日式風格,看起來不錯.順著指標走到孔廟,保安宮.以前在雜誌社當記者時曾經來勘訪過,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20190619_162032.jpg

20190619_163619.jpg

走了好多的路,口也好渴,情不自禁就想去歐品坊,我在台北的綠洲.冬暖夏涼,歇腳,解渴的好所在.果然,一進門就清涼舒適.大熱的天,我還是照例點熱的法國早餐茶.窗外信義路上綠蔭蔽天,夏日的暮光被綠葉篩落,真好的風景.喝著熱騰騰的茶,我的心也沉澱了.可惜今日的茶太淡了.古典音樂台的音樂,煎可麗餅的香氣,女侍輕聲交談,!.Long live歐品坊!

20190619_173511.jpg

離開歐品坊,走到杭州南路的小南門,點了一碗湯:福州魚丸,小魚丸,以及蛋包.蛋煮得無懈可擊.湯還是一樣醇美.這就是晚餐,我很滿意!

坐在音樂廳,是休息,也是饗宴.普雷特涅夫的音色清澈澄淨,像水晶一樣,真美.他的莫札特很活,靈動優雅,幽微細致.貝多芬第三十一號奏鳴曲和我慣聽的不一樣,慢板比較拖一點.雖然演奏的很好,但我並沒有聽Kovacevich或席夫時那一氣呵成的暢快感.也許是我自己無法進入專注的狀態也說不定.我後面那個聽眾很干擾人.下半場的第三十二號奏鳴曲很精采.普雷特涅夫是偉大的鋼琴家.可他好淡漠.開場就慢了十分鐘.慢吞吞走進場,臉上毫無笑意,鞠躬也是輕輕點個頭.一坐下很快就進入樂曲,一點也不蘑菇.演奏沒有誇大的動作也沒有誇張的表情.他是很實在,很講效率的人吧.他的冷漠不是無禮,可能是個性使然.由是,也就沒有三首安可曲,我也不虞趕不上最後一班高鐵.

20190619_190522.jpg

步出音樂廳,白日的燠熱雖退,夜風吹來還帶著暖意.我一身輕鬆地踏上歸途.

一路上明月相伴,不多久,家就到了.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02 Thu 2019 22:11
  • 早餐

 

  早餐是顯學.台灣的早餐店,密度之高,絕無僅有.

  小時候,我們的早餐很單純.平日,多半是在家吃稀飯.但是媽媽貪睡,起不來,常叫爸爸去巷口的豆漿攤買早餐回來.那攤子打從我懂事起就存在,供應熱騰騰的豆漿,米漿,杏仁茶,現做現炸的油條,饅頭.油條太膩,豆漿,杏仁茶太稀,於是我永遠指定炸饅頭與米漿,吃久了會膩,隨便吃吃,就急著上學去了.倒是,有次天雨路滑,爸爸去買早餐時滑了一跤,我聽了很不捨,卻也沒能把他辛苦買回來的早點吃完.後來,爸爸在永福路(以前的新生路)與府前路口外省人開的早點店買到濃郁可口的蔥肉燒餅,我十分喜愛,百吃不厭.兵荒馬亂的高中時期,帶到教室在早自修時吃,惹得鄰座同學抗議:xxx,你不要再帶餅來吃了.這餅香得她心神不寧.

  周末假日,母親會煎法國吐司.她做鹹味的.金黃香濃,我們好喜歡.但我更愛的,是她獨有的創意.盤子上一份吐司夾煎蛋,還有一大塊灑細鹽煎得外皮酥黃的豆腐.外酥內嫩,外熱內冷,好奇妙的口感.佐以一杯現榨的檸檬汁.既豐盛又清爽.鄰居(同學)來家裡吃過一次,評論是:好奇怪.我懶得理他.於今想起,為何會有這奇異的組合呢?其實一點也不怪.一大早,總有婦女挑著擔子在街巷內叫賣豆腐.(呵呵,好像是遠古時代的畫面)煎豆腐比涼拌豆腐華麗,跟西式三明治也比較搭,所以母親有此組合.

   長長的暑假,總是晚睡晚起.母親從忠義路(當時是進學街)的路邊買回涼麵或鍋貼,這兩樣吃食,與蟬鳴,鳳凰花交織而成我年少的記憶.上了中學,周日晏起,吃著父母從東門圓環買回來的肉燥飯配魚丸湯,邊看報紙,是辛苦了一星期的最佳犒賞.那份滿足悠閒,無可言喻.請記住,這是尚無早餐店的時代.但身為府城人,我們有較多的選擇,例如菜粽,肉燥飯與鹹粥.

   大學時代,偶爾吃學校餐廳的清粥小菜,趕第一堂課時,無暇用餐,下課大家跑到文學院福利社買茶葉蛋吃.周日,女生宿舍前樹下,有一輛發財車,賣現煎現做的漢堡,焦香濃郁,排隊也甘願.那是麥當勞在台展店前一兩年的事.畢了業,趕著上班,沒空在家吃早餐.南京東路,復興南路口,我下公車的地方,有一輛發財車,賣現做的三明治,年輕老闆夫婦雙手忙不停.我拎著一個肉鬆夾蛋三明治,一陣風般旋進公司,速速打卡,再悠悠然走進編輯部,泡好一杯茶,享用我的早餐.

   時光飛逝,後來,就成了早餐店百家爭鳴的時代了.我個人偏愛的早餐有幾種.

   中式早餐.燒餅油條,鹹甜酥餅,搭配鹹甜豆漿,是我的最愛.

   日式早餐.木托盤裡,白飯,烤魚,玉子,漬物,小菜,納豆,海苔,味噌湯,自成一格的小宇宙:美麗,溫潤,飽足.在日本旅遊時,若有西式跟日式的選擇,我都選日式.日本咖啡館的Morning Set看似西式,卻屬日本獨有:厚片吐司,奶油,,咖啡.簡簡單單,每一樣都好吃,融合在一起更棒.

   美式早餐.我最喜歡美國連鎖餐廳Denny's.大大的餐廳,寬寬的座位,陽光閃耀,培根煎蛋香腸薯餅鬆餅....,豐盛厚實,當你覺得太飽膩時,飲一口咖啡,可以解膩.是在Danny’s,我發現了美式咖啡的迷人之處:清淡新鮮,像茶一樣,可以一杯又一杯.笑盈盈的女侍執壺前來:再來一點咖啡?我欣然點頭.

   英式早餐.早餐是英國菜的強項.許多pub全日提供早餐.雖與美式早餐大同小異,但英式更合我意.經典早餐如下:煎蛋,培根,香腸,炒磨菇,煎番茄,燉豆子.烤薄片吐司,奶油,果醬.一壺紅茶或咖啡.缺一不可.我最愛烤吐司,酥脆略帶焦香,趁熱抹上奶油果醬,,,,甜全在口中融合,配上馥郁微澀的紅茶,美味無比.有一次我和兒子去逛牛津街上的John Lewis百貨公司,時值中午,我們在美食廣場梭巡一圈,最終還是選了早餐.從不令人失望的英國早餐!

   雖然住在有朝食天堂美名的府城,但我平素的早餐幾乎一成不變:烤法國麵包,白煮蛋,紅茶(偶爾喝咖啡).因為清淡,因為原味,所以百吃不膩.滿街大大小小的早餐店,對我毫無吸引力,無非太油膩,太多,太貴,太難吃,太做作.我在自家陽光滿溢的廚房,手持白瓷茶壺,把紅茶倒進花磁杯裡,棕紅色的茶湯令我心神舒爽.聽著喜愛的古典樂,望著綠意盎然的露臺花園,這份自在靜謐,樸實自然,正是我所欲求的.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丈夫漸漸懂得慢活三昧.年後恢復上班的某一天,他說過年期間值班,現在要補回來.於是,找了個平日,驅車前往我放在心裡很久的柳營劉啟祥故居.很早就識得這位前輩畫家,他作品裡的簡潔低調優雅,令人過眼難忘.風和日麗,在柳營安靜的一角,傳統古厝與古典日治洋房毫無違和並置,恬靜一如劉氏畫風.

DSC_0367.JPG

DSC_0360.JPG

DSC_0365.JPG

在下營的田媽媽飽餐美味鵝肉之後,前往關子嶺,下榻被綠意包圍的旅宿.

DSC_0372.JPG

DSC_0370.JPG

翌日,我說要去朴子."朴子有甚麼?"他問.我答不出來.僅從白色恐怖受難者蔡德本的"番薯仔哀歌"裡得知,朴子人文薈萃.我很好奇,這是怎樣的地方?造就出這麼多的人才?

朴子比我想像中大.沒做功課的我不知從何走起.正好看到菜市場.我對菜市場永遠具有高度興趣,自動走了過去.小鎮的店家與商人特別的純樸.穿過市場,走到大街上,眼尖的丈夫看到"朴子車站黑白切",我們被吸引過去.再往下走,好眼力的丈夫又說:"第一市場!"原來,這裡是中正路,不費吹灰之力,就到了朴子舊市區.DSC_0379.JPG

DSC_0374.JPG

DSC_0380.JPG

從這裡右轉,遠方有一間好看的紅磚建築,回頭一定過去看!

繼續走中正路,左轉,配天宮就在前方.

DSC_0381.JPG

吃過午餐,回去尋我的紅磚屋.

DSC_0384.JPG

天氣晴美,街道安靜,我心舒服地像冬陽下的貓.令人驚喜的,是旁邊還有一間氣質出眾的老屋.

DSC_0387.JPG

趨前近看,有趣!

DSC_0388.JPG

歷史故事寫在牆上.

DSC_0385.JPG

我探頭探腦從窗玻璃往內看,哇!不得了!真美呀!時間封存的舊日時光遽然出現眼前.

DSC_0389.JPG

DSC_0393.JPG

DSC_0391.JPG

DSC_0396.JPG

看診室,手術室,藥局.....全都完整保存下來.感謝老醫師的第三代努力修復,維持.這是歷史現場,不是文創店鋪.在此靜靜地喝茶,看書,流連竟日,實在是莫大的享受.

朴子之歌

原來,很久以前朴子溪河寬水深,直達外海,與中國通商,朴子鎮萬商雲集,如鹿港般富裕.由是,這裡的子弟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特別高.鼎盛時期,醫生館就高達四十一間.

它流過朴子,到西邊的東石漁港,注入台灣海峽.往昔河道相當深,從大陸來的帆船,可以溯溪直上到朴子,小鎮遂成為與大陸貿易的一個重要據點,也曾風光一時.不過隨著台灣的淪為日本殖民地,小鎮與大陸的關係就疏遠了.再加上朴子溪河床淤積,帆船無法上行,小鎮就一直沒落下去了.

不知是福是禍,這小鎮有一個很大的特色----鎮民對子女的教育異常熱心.中學生和大學生的數目,比起別的城市,多了好幾倍.本來就經濟一直走下坡的小鎮,因為要負擔子弟們巨大的教育費用,變得越來越貧窮了.更可悲的是,這些犧牲了家人寶貴的積蓄培育的學子,大都未挨到畢業,就已鋃鐺入獄,甚至被槍決了.他們帶給家人的,只是流不盡的眼淚.難怪有人說:"悲哀的城市,你的名字就是朴子."----摘自"番薯仔哀歌".

生為台灣人,我們對台灣這個島上的歷史,地理,實在是太無知了.幸好朴子有個日新協會努力在串聯維修老屋.朴子正漸漸回復它原有的風華.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年初二,吃過早飯,丈夫用他老爸的機車載我到追分.安靜樸實的小車站.晴朗的冬日,十分舒適.我們先在倉庫區散步.在月台上等車,享受和煦的清風與酥軟的陽光.一點也不無聊.2019-02-06 10.08.25.jpg

2019-02-06 14.05.50.jpg

車廂內倒是滿座,畢竟是年初二.火車在大肚附近停了好一陣子.

2019-02-06 10.32.51.jpg

在清水下了車,目的地是清水國小.一路上,家家戶戶清爽乾淨,貼著蘊含書香的春聯,沒有年節的喧囂庸俗,只有內斂的喜氣.連工廠都清潔美麗,具有好教養的氣質.

2019 02 09 .JPG

走過安靜的街道,美麗的清水國小赫然在目.

2019-02-06 11.21.40.jpg

2019-02-06 11.25.12.jpg

2019-02-06 11.27.59.jpg

2019-02-06 11.31.45.jpg

2019-02-06 11.58.32.jpg

真美啊!已經一百二十年的古蹟教室仍繼續在使用.在此上學的師生們真幸福.寧靜優雅的氛圍,讓人十分平靜喜悅.

依依不捨離開了清水國小,大馬路上走啊走的,找到了王塔米糕.不意外地大排長龍.幸好隔壁有家無名的米糕店,只稍小排一下.哇!好好吃的米糕.鹹香可口,恰到好處的肥腴,跟乾爽的糯米融合地真好.和台南米糕的路數完全不同.清水米糕可能更耐吃吧.

中午時候,市場已收攤,但走走逛逛仍是處處風景.

2019-02-06 12.44.00.jpg

清水車站簡潔優雅,很耐看.離車站不遠還有一間收藏許多好書的咖啡店.

清水真是好地方,相見恨晚!

以後還要常常來.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 08 04

James Martin的節目學了一道仁當牛肉.才過幾天,細節已記不清,憑著記憶,摸索著做出來.紅蔥頭,蒜頭,辣椒,,檸檬葉,檸檬汁,米酒,加一點油,鹽打成泥,用這泥醃牛肉一夜.隔日,用一點油爆香肉桂棒,八角,蒜頭,薑黃葉,,肉豆蔻,然後倒入牛肉炒上色,放椰漿,魚露,少許水,棕梠糖,羅望子,以壓力鍋煮二十分.開鍋後再熬煮至微稠,擠半顆檸檬汁,放進切絲的薑黃葉.薑黃葉異常清香,加上眾種料的氣味,微辣微甜微酸,拌著白飯很快就吃到見底,牛肉尤其軟嫩香腴.好吃好做的一道菜.

2018 08 22

布丁練習曲

在爸爸家吃飯時看到NHK的烹飪節目--布丁的幸福滋味.雖是從中間看,不詳作法,卻也倍感興趣,回家參考了古舊的傅培梅電視食譜,照著做,液體嫌多,多烤一下卻也成功.隔幾天再度看到布丁的節目,三顆蛋配總量四百毫升的牛奶與鮮奶油.我總用四顆蛋,那就再添一百多毫升的水.再試一次,更成功了.第三次,是因為冰箱裡有一根熟透的香蕉,所以做個香蕉布丁.(電視上也示範南瓜,地瓜布丁)越做越上手,很有成就感的零失敗甜點,營養,健康,並且不油不膩,收拾起來很輕鬆.

我總是先做焦糖.四湯匙的白砂糖放在單柄鍋裡煮融,變成褐色時,加入少許熱水,趁熱放入模型底部.鍋裡放入四百毫升的牛奶水與三大匙的糖與香草莢,煮至溫熱糖融.蛋打勻,傾入牛奶,攪勻,過濾到模型裡,坐浴在熱水盤中以攝氏兩百度的烤箱烤三十至五十分,凝固即可.

1550649147788.jpg

2018 10 15

日前買了一大截藕,今日特意跑去東菜市買牛腱一起燉湯.加上一支蔥,兩棵八角,少許酒,還有朋友送的蜜棗與南杏,以壓力鍋輕輕鬆鬆就做出老火煲湯,肉軟嫩,藕酥軟,湯色清澈鮮美.

魚呢,原想學Rick Stein在土耳其的作法,洋蔥番茄蒜頭檸檬加大量橄欖油燉煮,可忘了買番茄,改成東南亞式.露台上剪下一大片薑黃葉,剪成兩片,一葉鋪底,放上大量洋蔥絲,把魚放置其上,灑下蔥絲蒜末辣椒屑,淋酒,醬油,魚露,澆上乾番茄及浸泡的水,再蓋上一片薑黃葉,開火蒸煮十來分.正好有秋葵,一併放進去,有魚有菜,好方便.烹煮時薑黃葉一直釋出香氣,起鍋時擠上檸檬汁,好一道清香的蒸魚.

蒸熟切塊的馬鈴薯跟蘑菇淋上橄欖油送烤箱,不用顧就是一道金黃噴香的菜.

2018 11 16

最近每天帶老爸去做牙齒,無暇買菜.冷凍庫裡還有幾尾大蝦,那就來做鯷魚鮮蝦義大利麵吧.怎知,一早起來看了盧怡安的秋刀魚一條半,裡頭有一道酸蝦米粉湯,材料我都有:蝦高湯,魚露,香菜,檸檬,只差米粉.黃昏時和爸爸去三越超市買米粉,順便買了一盒雞柳,四條放湯裡煮,其餘的以優格細鹽蒜末橄欖油咖哩粉薑黃粉浸一會兒,沾上麥片油煎,香嫩可口,佐以冰涼的白酒,是很好的前菜.蝦湯以薑黃葉,魚露調味,放雞柳煮至熟,下米粉,煎香的大蝦,起鍋時放少許椰奶,灑一把香菜,湯頭香醇鮮美,米粉幼滑,好吃得很.  

2018 12 06

福至心靈的一道新料理.

熬好昆布高湯,放汆燙好的牛腱肉與紅白蘿蔔,昆布及大量清酒(一杯)一起燉煮.拿這創新的菜餚宴請生客,實在是冒險,幸好她說好吃.意外的發現是,玉泉清酒非常香醇好喝,一瓶才200

最近迷上了馬鈴薯麵疙瘩.從雙廚出任務學來的.

馬鈴薯蒸熟搗碎加入麵粉,蛋黃,龍眼乾,揉成團,搓條,切塊.

第一次照電視上作法,先煮一分鐘再煎.第二次直接煎,加上泡過水的雞油菌菇及

生鮮菇,香甜好吃!  

2018-12-18 18.03.15.jpg

2019 02 06

春節期間飲食不正常,我們的腸胃都適應不良.從婆家回到自己家,正好是晚餐時刻.禁食一天的丈夫餓了.很疲倦,實在懶得再外出吃飯.冰箱看似無物可烹,到底,還是變出一鍋香噴噴的湯麵,兩人吃正好.蔥段蝦乾爆香,放入高麗菜,南瓜,巴西蘑菇略炒,加進冷凍蝦高湯,下一把東市場的手工細麵慢慢煨煮,麵軟,湯熱,菜香甜,撫慰人心.

2019-02-06 19.34.27.jpg

2019 02 08

丈夫上班去了,爸爸有弟弟陪,一個人的午餐,我煎了一顆荷包蛋蓋在白飯上,再淋上日前冷凍起來的燴飯澆頭,新鮮,快速,美味.沐在和煦的冬陽裡,靜靜享受純樸餐食,於我,是無上的恩典.

2019-02-08 12.46.56.jpg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關將近,滿街年菜的廣告.上至五星級飯店,下至各色小餐館,推出的年菜,對我毫無吸引力,無非是陳腔濫調.大量,大鍋煮出來的菜怎會好吃?許舜英說得好:想要吃得健康又美味的終極solution就是在家做飯,只有home-cooking才最能表現出用心地對待食物.然而,現代人的問題就是怕麻煩.採購,烹煮,收拾善後,足以令人灰頭土臉.我生來遲鈍又懶惰怕事,唯獨對烹飪一事日益長進與喜愛.這些年來外食頻率減少,成天在自家廚房自得其樂,年節假日,除非萬不得已,壓根不想去餐廳圍爐.尤其是大餐廳,那跟吃辦桌沒甚麼兩樣,乏味的很.

  可我並沒有機會做年菜.婚前由母親掌廚,不諳廚事的我做大小姐就好.婚後每年都要到婆家過年.婆家要祭祖,拜拜.菜色,路數跟我習以為常的大不相同.我這當大嫂的,只要負責洗碗就好.幾年前丈夫養病中,我倆獨自過了一個年:我所期待的那種,安安靜靜,不會杯盤狼藉吃撐了的理想年夜.

   最近,因著對年菜滲透力的省思(親朋好友,不上館子吃年夜飯的,也都會買現成年菜,連我能幹的婆婆也買年菜),無法掌廚的我想像出年夜飯菜單,望梅止渴.

   首先需要探討的是對年夜飯的期待與需求.傳統的年夜飯,就是吃一桌好料.所謂的好料,是比平日家常飯菜高級奢侈的菜色.其實,就跟我不喜歡酒席的道理一樣,把所有的山珍海味聚集一桌並不是美食的本質.適當的量與和諧的搭配才是完美餐食的要點.可華麗,可樸實,但一定要搭配得宜,我怕暴發富式的琳琅滿目.現代人其實平日都吃得很好,不像古早社會,年節才有機會打牙祭,因此總要油水豐足,菜色繁多,才叫過年.可吃來吃去都膩了,剩菜更不知如何打發.

   我心目中的年夜飯有幾種版本.一是復刻童年記憶.

   比如說小時候我們四口之家,母親一定會烤香腸與烏魚子,一個火鍋,幾道好吃的菜(母親善烹煮,可是我想不起過年吃甚麼,總歸是豐盛的家常菜吧),配上雜貨店提回來的清涼汽水(我很愛吉利果),豐足,溫暖,美味.我們不打牌不玩紙牌不守歲.用完餐各自安靜捧書而讀.睡夢中聽到稀稀落落的鞭炮聲.這就是過年了.

   一兩道家傳的菜作為主菜,臘味拼盤當前菜,一個火鍋或一鍋好湯,兩樣清爽菜蔬,當次完食,滋味最鮮!試擬如下:

   眷村湖南香腸,自製一夜乾臘肉,烏魚子三拼

   煎土魠魚

   白斬雞或烤雞

   炒綜合蔬菜(甜豆番茄紅蘿蔔玉米筍白花菜柳松菇)

   日式淺漬白蘿蔔與番茄

   時蔬雞(排骨) 阿美族野菜湯(小魚干為湯底,加進芋頭南瓜野莧薑片)

佐以啤酒,氣泡酒,白酒.飯後來一壺烏龍茶.呵呵!勝過大飯店的圍爐.

   如要翻新菜色,也無不可.如下:

   鵝肝醬(或自製雞肝醬),生火腿佐法國麵包

   煙燻鮭魚(很容易自製)

  香料烤豬肉 洋風獅子頭

  蘋果堅果生菜沙拉

  綜合烤蔬菜(紅蘿蔔南瓜茄子洋蔥) 普羅旺斯燉菜

  海鮮(或蔬菜)濃湯

哈哈!這似乎比較像聖誕節菜單,但跳脫傳統,有何不可?

其三,創意混搭:

   生魚片

   昆布柴魚牛肉湯

   香煎明蝦

   烤栗子南瓜佐生火腿 酪梨番薯番茄火腿沙拉

呵呵!菜單可以無限延伸下去.說穿了不過是我平日的餐桌菜,豐盛些罷了.胡謅了老半天,詞不達意.其實是想趁過年前做一桌"屬於我們的年菜"和姊妹淘們共享.身為人子,人妻,人母的我們,過傳統的年總有那麼些縛手綁腳.何不在陽光滿溢,溫暖宜人的時節提早享受年節樂趣?我愛煮食,我愛宴客.多謝()有好友們光臨!

DSC_0208.JPG

自製一夜干煙燻臘肉

DSC_0010 (2).JPG

普羅旺斯燉菜

DSC_0040.JPG

檸檬香草烤雞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末,看數位修復版的新橋戀人”.好浪漫的片名,好出人意料之外的主角.如同咪所說,是兩個街友的愛情故事.法國人好厲害,不忌諱殘缺,破敗.雖無光鮮亮麗的外表,卻有溫柔敏銳的心.也難怪,女主角心心念念想看的那幅畫,是林布蘭的自畫像.悲憫的雙眼,看透世間的苦難.畢竟,畫家本人的一生也離不開苦痛.男主角的執拗,讓我想起巴黎野玫瑰的女主角.他們同樣為愛情的偏執所苦.同樣的以自殘作為宣洩.”人生是苦海".年歲漸增,越發能體會當年Y的老父所講的這一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苦海.

上了年紀,更加覺得時間飛快.我看的第一部茱麗葉畢諾許電影,布拉格的春天”.彼時,我初出社會,從台北返鄉時在已消失的台南成功戲院看的.我沒趕上紅藍白三部曲的藍.很多年以後才看.倒是,阿巴斯導演的愛情對白”(Certified Copy)以及阿薩亞斯為她量身訂做的星光雲寂”(Clouds of Sils Maria)讓中年的我深為著迷.現在的畢諾許還是很迷人,可是新橋戀人裡的她清新,曼妙,時間騙不了人!韶光易逝,往事歷歷如繪,彷如昨日.三十年轉瞬即逝!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18-01-19 16.58.02.jpg

一月.安平海邊.

2018-02-22 14.47.40.jpg

二月.台東萬富商號遠眺.

2018-02-23 14.31.42.jpg

台東長濱金剛山.

2018-03-10 17.42.38.jpg

三月.虎山糖廠苦楝樹.

2018-03-21 11.29.33.jpg

月世界.

2018-03-24 11.18.48.jpg

虎尾寮花園.

DSC_0258.JPG

四月.奇美博物館.凝視日常畫展.

2018-04-03 12.30.06.jpg

沈家潤餅宴.

2018-04-06 15.27.07.jpg.

新書兩本.

2018-05-26 14.25.23.jpg

五月.史博館王攀元畫展.

2018-05-27 12.00.02.jpg

炎夏.敦化南路林蔭道.

2018-05-17 13.38.05.jpg

盛夏.黃金海岸.

.DSC_0020.JPG

六月.午後書房一角.

2018-07-26 17.01.17.jpg

七月.安平老街.

2018-08-12 12.37.36.jpg

八月.往阿里山途中.

DSC_0132.JPG

Bad Homburg, Germany

DSC_0136.JPG

Bad Homburg.

DSC_0209.JPG

Cavtat, Croatia.

DSC_0853.JPG

法蘭克福.

2018-09-29 10.30.38.jpg

九月.市圖裕文分館.

DSC_0870.JPG

台中歌劇院好戲.

2018-10-30 11.15.19.jpg

十月.花東縱谷.

2018-10-31 14.34.46.jpg

三間屋.

2018-10-06 19.57.22.jpg

2018-11-13 09.21.14.jpg

十一月.宜蘭小居.

2018-11-17 14.54.10.jpg

後壁菁寮.

2018-12-01 14.48.20.jpg

十二月.新化牧場.

DSC_0046.JPG

台灣文學館葉石濤特展.

DSC_0049 (1).JPG

文學館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25 Tue 2018 10:06
  • 磁場

2018-12-07 16.39.35.jpg

林老師桃李滿天下,我只是個不相干的人.

然而,若有磁場這回事,我們還滿近的.

第一次見到,我尚不知曉他.

十五年以上的事了吧.

我去成大文學院聽一個台灣文學鼎談:陳映真,馬森,林老師.

鼎足而立的三人,我只知道前兩位.

後來,認識了林老師的學生C,這才算對他有幾分了解.

然後,有亞斯伯格的我清楚記得每一次遇到他的場合.

在文學館旁聽巴奈唱歌,林老師朗誦一首為孔廟生病老樹寫的詩.

去奉茶買茶葉,遇到老師在那裏坐,便也坐下來說了一些話.

牧民夫婦從美國回來,我們去華都吃飯,遇到林老師獨自用餐,一邀,他倒很乾脆跟我們同坐一桌.有趣的是,我們跟他一點也不熟,可又那麼自然,而牧民自此跟他成為臉友.我呢,不管他識不識得我,往後見到總先喊他一聲

去大遠百看電影,遇到老師.他問我看甚麼?”關原之戰,”我說.他呢,看的是特攻聯盟之類名字我記不起來的院線片.

在真善美看",無所不在,我們是少數的觀眾.

最後一次,是在政大書城江冠明的新書發表會.

我以為還可以常常遇到老師.因為,我們都是真善美的常客.

都說他是學界的巨人,詩壇的長青樹,而我與他共有的,是同為府城人的情誼:愛好電影,文學,古典樂,點心擔以及穿街走巷的樂趣.在葉石濤的小說,許達然的散文裡,我也有相同的感覺.

老師騎腳踏車的身影,已成為消失的台南一景.

再見了!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6 Sun 2018 22:57
  • 朱門

2018-10-03 09.48.12.jpg

 

同時擁有聰明,美貌與財富,是不是最幸福的事?非也!世人所艷羨的這些,有時反而是魔咒.Savage Grace一書講述美國塑膠大亨Baekeland家族四代的故事,真實的人生,比小說還精彩.創業始祖Leo Hendrik Baekeland出身比利時法蘭德斯一個窮苦的鞋匠家庭.從小就要擔負家計.聰明絕頂的他憑實力進入大學就讀,娶了教授的女兒,到美國創業成功.Leo可不是財大氣粗的商人.他既專長化工,又寫得一手好文章,是所謂的文藝復興人.更有趣的是,家財萬貫的他一點也不重視物質生活.他說,要不是怕造成太太的不方便,根本可以不必有佣人.而且他三餐皆以罐頭果腹.他的日記這麼寫:

The complications of our unnecessarily complicated living irritate me. If I could do without inconveniencing my wife I certainly would go and live somewhere where we could dispense with servants and lead a simpler and more natural life. But my wife cannot live without some so-called “Society,” a stupid conventionalism and the cause of all our unwarranted conventional and complicated living. What do we want such a large house for, and why all these servants? Why all that complicated trash of unnecessary furniture? All this compli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rksome to me. Trash—vulgar—idiotic—trash.

事實上他跟太太感情不太好,經常分隔兩地.Leo最喜歡待在佛羅里達偏僻的海角,置身大自然,研究大自然.他的孫子Brooks喜歡祖父,並承襲了他的風格.然而Leo的兒子George恰恰相反.喜愛精緻華麗有若公爵的生活.父子間的代溝,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始終無法正常親密的相處.顯現的是冷漠疏離與憎恨.原來,親子的關係是這樣複製的.一個缺乏父愛的人,長大以後無法給予孩子關愛.就算有心,也不知方法.George受到Leo嚴格的教養,對自己的孩子亦是粗暴管教責打.Brooks有很深的體悟:…a child that knows it is loved will accept any punishment from the person who loves him, even when it is unjust, but no child will accept even just punishment from a person who dislikes him. And my father detested his children.

畢竟父子一場,最後一次見面,倒是感人至深:

He offered to come with me. His young gardener drove; my father could no longer drive a car. It was while we were driving to the station that I realized—and I am sure he realized –that we would never see each other again. As we stood together on the railroad platform, on an impulse I took him strongly in my arms and kissed him, hard, a l’europen. I was forty-three. He was seventy. We had not kissed—we had hardly shaken hands—a dozen times in all my life. Both of us were suddenly crying and speechless. Both of us, now that it was too late, asking the other for forgiveness, I for having so disappointed him, he for having been such a lousy parent, and God knows what else—everything, all the Malheur du siècle, all that we might have done, should have done, did not do, all the beauty lost, all the love not loved. 

故事的高潮,在於Brooks娶了大美人Barbara,她不但艷光四射,還是個社交高手,結交貴族名流,過著夜夜笙歌的日子.Brooks一家在紐約,巴黎,西班牙Cadaques, Majorca,義大利Ansedonia過著奢華而不事生產的生活.不但人生失焦,獨子Tony亦無法在穩定的環境中成長,何況長期籠罩在父母爭吵不合的烏雲之下.美麗獨斷任性的母親;與妻子不合卻離不開她的父親,父母不同調的管教,致使Tony雖有才華與俊美的相貌,卻成長為無法有穩固學業,事業與人格的青年.Tony其實是同性戀,Brooks愛上了他帶回家的女朋友,與其同居.此舉對Tony的傷害,不在父親橫刀奪愛,而在於母親悶悶不樂令他痛苦萬分.他與母親的連結比父親深厚親密.父親對他嫌惡,失望,母親則器重,寵愛.兩者間的失衡,是問題的源頭.父親與第三者另組家庭之後,母親深受打擊,相依的母子,過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生活,危機長期蟄伏,終於爆發出舉世皆驚的弒母結局.

五百多頁的書,以日記,以書信,以訪談,精巧的拼起一幅絕妙複雜的圖畫,像小說一樣引人入勝,更震撼人的是,所述全是事實.當代的藝術家,文學家,富豪,一一現身為角色.人情冷暖,令人唏噓.Tony由英國引渡到美國之後的那段時間,最能看出人心冷暖.結局,也如上乘小說一樣深具象徵性.可憐復可悲的是,它不是小說.Tony最後在紐約的監獄以塑膠袋套頭自殺.曾祖父創立塑膠王國,孫子以之結束生命.悲劇的嘲諷,莫過於此.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Sep 10 Mon 2018 23:16
  • 相遇

 

午後帶爸爸去散步.我有好幾條路線.這日走五妃街.先去吃豆花,再走進南大校園.在阿勃勒樹下,我見到熟識的老太太(但她不認識我),爸爸以日語向她打招呼,他們便很自然地聊了起來.老太太和三幾位比她年輕的歐巴桑每天固定來此唱歌.她有一本日文的世界名歌曲集,以娟秀的字將歌詞抄在白紙上,大家一起唱歌兼學日語.爸爸難得遇到可以"全日語"的對象,暢所欲言.老太太讚美他日語腔調(accent)說得漂亮,又說他歌聲好聽.爸爸顯然很開心.唱歌既快樂又容易度時間.一首接一首:山腰上的家園,山谷裡的燈火,善變的女人,坂上之雲,淚光閃閃,我的太陽,歸來吧蘇連多……"山谷裡的燈火"時爸爸哭了.歌詞是遊子思念母親,但我想他是想念我的母親,他的愛妻吧.父親平日孤寂,備嚐我的冷漠,打壓與數落,此時情感流露,除了思念,也有委屈吧.一個記憶漸失,孤苦伶仃的可憐老人.母親有預言的能力.在病榻上她說:'我死了他會很可憐.”

老太太長父親一歲.穿著得體,妝容美麗,推著一輛可坐可裝東西的三用車(老人的好友,她說)從家裡走來.她是我弟弟的小學老師.她丈夫的著作"番薯仔哀歌"是我每隔一陣子就會拿出來讀一遍的好書.尊嚴,獨立,有內涵,老太太賢伉儷正是這樣的風骨.

DSC_0086.JPG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2018 08 08

日前在古典音樂台看()賈維指揮Frankfurt Radio Symphony Orchestra演出馬勒第四號交響曲.很可惜我觀看時已是第四樂章,但是真好聽,真感人.隔日尋出CD,連聽三天,仔細聽進去,好喜歡.馬勒的詼諧曲是一絕.Shostakovich不太一樣.蕭氏有強烈的嘲弄反諷意味,而馬勒則是鬼怪嘉年華式的,突梯,怪誕,趣味,隱隱帶著死亡的陰影.然而,馬勒平靜起來可以那麼的祥和寧靜.雪橇鈴的主題前後呼應,在第四樂章趨向尖銳嚴厲,彷彿淒厲寒冬,與溫柔如春天的歌聲互相交纏,最後柔歌勝了,安安靜靜地結束.跟第三號的結尾一樣,這是馬勒式的勝利.聽了老半天,我終於好奇這歌詞為何?!原來是Heavenly Life.莫怪.艱辛的人世對比寧和的天堂!我聽熟馬勒的一至五號,終究最喜歡這第四號.它不落落長,卻精緻飽滿,自成一個小宇宙.我的這張CD,James Levine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出,非常迷人.

2018 08 16

在古典音樂台看到Kent Nagano談布魯克納第八號,非常感動.他講解分析得很精確,樂曲也很動人.布氏的作品結構精雕細琢,兼顧emotional, intellectual,physicalspiritual.在強大的詰問之後,他沒有給予答案(沒有答案的),而是以三台豎琴製造出教堂的鐘聲,充滿希望的回應.高塔必得建築於穩固的地基之上.創作是一條寂寞的路.得不到同代人的讚賞,布魯克納難免落寞,焦慮.真正成功時,他已經六十八歲.焦慮缺乏自信的本質一直未改.

2018 08 22

交響樂的盛宴!

好久沒有如此密集聽交響樂.先是看了賈維指揮馬勒第四號.連聽好幾天,甚至變成我的搖籃曲.

接著看Kent Nagano講解布拉姆斯第四號,把塵封已久的CD拿出來聽了好幾回.若說布魯克納的作品像河,那布拉姆斯的第四號顯然是山:莊嚴,堅穩,美麗,仰之彌高.

然後,看到巴倫波因指揮布魯克納第五號.布魯克納真的很內斂.他的Scherzo沒有詼諧,也沒有諷刺,而是像躁鬱症一樣忽冷忽熱,忽動忽靜.第四樂章那樣的冷靜肅穆.巴倫波因的指揮像王公貴族一樣,傲然巡視他的領土,威嚴中有自在的氣度,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自信.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後一天,去北海道大學.從銀杏夾道的十三條門進去.這日正巧有園遊會,靜謐如森林的校園洋溢著熱鬧歡樂的氣氛.

DSC02803  

DSC_0740  

DSC02806  

DSC_0743  

DSC02820  

DSC_0745  

在綠意盎然的校園裡,輕鬆坐下來聽鄉村藍調,無比快樂閒適.名為Steven Jam Range的這個樂團表演得真好.小提琴手尤其棒.年輕的生命,能與同好聚集,一同練習與演出,是何等飛揚的樂事!北大校園是能喚起青春與美好的地方!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週末的大通公園,非常悠閒.  

DSC_0737  

DSC02768  

腦中的美食雷達,引我到電視塔旁的美食大樓.在八樓找到一家精緻美味又物超所值的餐廳.更好的是景觀無敵,從夕陽看到夜景.安靜,悠閒,高雅.

DSC02774  

和服女士享用的是店家主打的Happy Hour套餐.兩杯酒加一份生魚片.

DSC02769  

DSC02778  

Kinki魚鍋.再點個安康魚肝及青海苔豆腐,白飯,就是清爽宜人的晚餐.

DSC02780  

DSC02781  

下到一樓買麵包,丈夫眼尖看到北海道特有的炸雞Zangi.香濃酥脆,有中式炸雞的味道.

DSC02782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丈夫開會回來已是中午.按著旅館給的周遭地圖,尋到巷弄深處的拉麵店.小小的店,只賣一味味噌拉麵.湯頭濃而不膩,美味可口,飽足又滿足.

DSC_0674  

DSC_0670  

地鐵搭到終點真駒內,轉乘公車至藝術之森.初夏的公園,綠葉,薰風,陽光,加上散佈其間的雕刻品,真是身心靈的一大享受.這才明白,為何有那許多的雕刻庭園,雕刻之森.原來,雕刻品擺在室外是那麼的渾然天成.廣大的空間,大自然為背景,跳躍其上的光影,構成了無可言說的美與和諧.愛大自然又愛藝術品的我,流連其中,樂不思蜀.

DSC02733  

DSC02743    

DSC_0702  

DSC_0717  

DSC_0730  

DSC02751  

DSC02749  

讓人想再來的地方.不知秋天是何光景?

DSC_0605  

深受日本人喜愛的瑞典陶藝家.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支芴湖雲霧渺渺,看不出湛藍的湖水.

向晚時刻,獨踞湖畔露天溫泉,雨滴落在水上,屋頂,地面,葉片,眾聲交響.眼,耳,鼻,身,全然融入大自然的恩賜.

美味的晚餐,清冽的啤酒,溫泉宿的享受,莫過於此.  

DSC_0614  

DSC02684  

DSC_0618  

DSC02709  

從支芴湖回到札幌,在桑園站下車.距離札幌才一站,這裡樸素安靜,在清亮溫和的陽光下,慢慢散步到札幌場外市場.規模雖然不大,一間間海鮮食堂卻也讓我看得眼花撩亂.打定主意要吃若駒的招牌海鮮井,丈夫卻看上了北之漁場的生魚片.果然,非常的鮮美!

DSC_0631  

DSC_0633  

現煮活蟹最甜美.

餐後散步到地鐵二十四軒站,搭到圓山公園,非常順路.圓山公園好比札幌的天母,時尚,高級.宜逛街,喝咖啡,上館子,更可在綠意盎然的公園裡踏青.綠森森的樹林,怡人眼目.森林深處的神宮,簡潔肅穆,令人自然潛沉靜心.

DSC02721  

DSC02724  

該坐下來歇歇腿.地鐵站出口有一間我喜歡的小咖啡館--Boys be,少少的座位,安安靜靜,爵士樂輕輕流淌.有好咖啡,甜點,報章雜誌,是個適合休憩的地方.可惜有人抽菸,只好匆忙離去.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8 02 05

寒流來襲的週日,做完禮拜,我煎自製的菜頭粿當早餐.樸實的滋味.

寒冷的日子烤肉最好既然下午要烤肉,中午就吃清淡的蔬菜麵吧!去到即將打烊的菜市場,東拼西湊,買了雞胸,梅花肉條以及abara.

日前在日本吃了新潟的能平麵以及鐮倉的建長麵,都是非常可口的蔬菜麵.能平麵的主角是里芋,而我偏偏做了一道沒有主角的麵.無論如何,還是很美味!青蔥切段,牛蒡,紅白蘿蔔切片,加上蕈菇,注入昆布柴魚高湯及雞湯,煮至入味,起鍋時放入醃過的肉片.麵條用的是新鮮soba.清鮮爽口.

午餐完畢,開始準備烤肉的材料.雞胸用魚露辣椒粉與芫荽醃入味.梅花肉條以細鹽孜然芫荽子調味,abara則塗抹鹽麴.另外用鋁箔包了兩包蔬菜(玉米筍,娃娃菜,青花菜).

兒子生起了碳火烤肉,我和老爸只負責吃喝.搭配的Chardonnay清新爽口,可幾杯下肚就微醺了.剛好睡個晏長的午覺.

散過步還是不餓,晚餐煮個清淡的火鍋吧,既然天氣如此冷.青蔥番茄大白菜雞湯做底,放入豆腐,各色丸子(汕頭魚冊魚餃貢丸芋頭丸九層塔甜不辣),涮些牛肉,又是一餐.

努力煮食,對抗寒流的一日!

2018 03

春日上市的水果,有進口的洋梨,甜桃,蜜李.買回來洗淨,切一切,淋上白蘭地,灑上糖,浸漬半天,加上藍莓或桑葚,入烤箱烤至甜蜜濃稠.放涼,拌上優格,是好吃又健康的甜點.桑葚的艷紅汁液如紅寶石,很美.

2018-03-06 12.57.57  

2018 03 11

S去台北開會,我們度了個美食周末.回到家,洗手作羹湯,只想要清淡.蔥段蝦干爆香,放入昆布津白番茄南瓜金針菇,清鮮美味,尤其東昇南瓜帶點沙沙的質感,金黃的色澤,好吃又好看.這是從長濱小麗廚房學來的一道湯.

2018-03-06 23.09.36  

2018 03 20

兒子看網路影片做了西藏水餃佐辣醬.真好吃.清鮮美味,吃多了也不膩口.其實跟一般餃子差不多,絞肉及高麗菜之外,多放了洋蔥末,薑末,蒜末,芹菜與芫荽.辣醬呢,蒜末洋蔥炒香,再入芹菜番茄辣椒,下蔥花芫荽後燜一下,下鹽,攪打成醬便成. 餃子雖好吃,張羅餃子皮可大費周章.傳統市場說周二照例不賣餃子皮.不諳台灣市場的兒子偏說大賣場一定有.連續打電話問了好幾家都沒有.他氣呼呼:"哪有大賣場不賣餃子皮的?"哈.他那是美式的思維.後來,網路上尋到崇德市場邊的龍成製麵廠有售,真是好家在.而且,這家的皮特別好吃,加分不少.

 

 2018-03-20 19.21.22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 03

五花肉以鹽和香草(百里香,迷迭香)醃半小時.放平底鍋煎至兩面黃,嗆少許酒(白蘭地或紹興),少許水,移至鑄鐵鍋內,加些許番茄及洋蔥絲以小火燜煮二十分鐘(可放一整顆大蒜頭一起燜),獨創的油封豬五花,軟嫩鮮香不膩口.兒子問我何謂油封?咿咿啊啊答不出來.憑印象中吃過的油封豬琢磨做出來的一道菜.

DSC_0256  

  

2017 03

英攜來難得一見的茴香頭.茴香的甘草味和魚尤其搭.球莖切片,和洋蔥絲,番茄塊鋪底,放上灑鹽與胡椒的魚,淋些許橄欖油與酒,飾以羽狀嫩葉,放數個蛤仔,蓋上蓋子烹煮十分鐘.介於蒸與烤之間.魚肉鮮嫩,蔬菜形成美妙的湯汁.若用魚露檸檬香茅調味,即成泰式蒸魚.

美味的懶人烹魚法.

P_20170314_184304  

 

2017 03

第一次吃竹蟶是在澳門路環天主堂旁的小攤.喜歡它的肥厚鮮甜.後來在常去的燒烤攤蛤蚧也見過幾次.這日在黃昏市場頭次看到鮮貨,不貴,立刻買回家清蒸.蒜蓉辣椒香菜少許鹽與酒,久違的甜美滋味!然而吾家豌豆王子吃了一嘴沙,說他的海鮮運不好.一查,方知和蛤蠣一樣要先吐沙.

P_20170315_184415  

2017 03

電視上看來的雞肝醬作法.

洋蔥西芹胡蘿蔔炒香,入雞肝炒至金黃,加甜酒燒至收汁,放一杓高湯煮至乾,加鯷魚和caper,打成泥即成.

2017 03

Sabiski午茶時看到時尚雜誌上的餐飲介紹:法國麵包上鋪一片烤牛肉.,我也會.回家的路上在安堤生買剛出爐的麵包.全聯買一盒美國無骨牛小排肉片.用少少油煎香鼠尾草,百里香,蘿勒,下牛肉片煎至乍熟,灑鹽花,起鍋鋪在麵包上,佐以索甸甜白酒,真是簡單又美妙的前菜.

一顆南瓜,一半做乳酪蛋糕,另一半拿來煮湯,作南瓜蛋捲.我迷上了那甜美噴香的滋味與金黃的色澤.作法容易的很,一連做了兩次.南瓜用微波爐蒸熟,刮下肉泥,拌以雞蛋,香草(茴香,百里香,巴西里皆可),,以較多量的油煎熟即可.

2017 05

鬱悶的下午,找事來做.

把冰箱裡的蔥全部清出來,洗淨,切成長段.鍋裡倒多量的油,小火慢慢煎,加數枚蝦乾,煎到蔥成金褐色.落一小撮鹽.那味道之香,著實美妙勾魂.等涼了,裝罐密封.這法寶好用得很.

週六下午到關子嶺溫泉浴畢回到家已黃昏.餓到發軟.燒水下了兩把麵,拌上蔥油醬油蝦籽,濃郁夠味.另炒一盤當令絲瓜,清甜無比.快捷舒心的夏日晚餐.

2017 11

推薦兒子閱讀以摩洛哥為背景的小說Hideous Kinky,我們討論著內容與出現其中的食物,頓時興起做北非菜的念頭.食譜是有的,但懶得再翻看,市場裡買了些蔬菜,憑感覺做出自以為是的摩洛哥燉菜.洋蔥蒜頭薑黃辣椒芫荽子孜然炒香,入去骨切丁的雞腿塊,再放蘑菇,茄子炒一炒,最後加入甜椒,紅蘿蔔,馬鈴薯,皇帝豆,番茄,放進適量的水,燉到蔬菜熟軟,起鍋前放進秋葵.薑黃將湯汁染成豔麗的橙黃色,五顏六色的蔬菜堆疊著深淺不同的綠與紅,煞是好看,味道清爽淡雅,有如清秀佳人.

DSC_0160  

2017 11

J教我一道養生白粥.

因為全家都愛吃粥,又逢冬日,立刻試作.

正統的法子,以一杯米對二十杯水在爐子上熬三個鐘頭.

我用的是偷吃步的方法.以壓力鍋煮上五分鐘.然後在爐火上熬到米粒開花成濃稠狀.迫不及待試一口,,恰到好處的濃稠,米粒不用嚼,以舌頭一壓立即化開.帶著一絲淡淡杏香的粥十分清甜可口,感覺非常療癒.冷天熬粥也是很舒服的事.看著米湯冒著細細的泡泡,咕嘟咕嘟漸煮漸稠,暖身又暖心.不想吃太飽的時候,來上一碗粥,毫無負擔的美味!

2017 11

日式蒸蛋裡總有一顆白果,軟軟糯糯,微苦,清香.港式炒時蔬裡也有這麼一道:彩椒蘆筍百合白果炒一起,五顏六色,清脆爽口.白果端的是畫龍點睛之效.看韓良露寫過,日式居酒屋裡烤白果是高級下酒菜.某日,東市場裡瞧見一攤專賣白果的,買了半斤,凍在冰箱裡.想吃時,撥一些出來,放烤盤上,撒些細白鹽,烤至熟,.烤的時候,散發出一股堅果的香氣.迫不及待地剝熱騰騰的殼(小販事先已把硬殼壓碎),吃那又軟又糯的鵝黃色果子,清新的松香,微微的苦,少許鹽花帶來的鹹味,美妙無比!果然是很高雅的味道.常常,一吃就停不下來.白果與白粥,是冬日的良伴.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去台北聽音樂會.席夫演奏整場的巴哈,我的耳朵奢侈地做了一場頂級spa.住宿天津街的廉宜青年旅館.說是膠囊艙,倒也寬寬大大,挺舒適,簾幕一拉下,便是安全,靜謐,舒適的個人空間.睡了一個舒服的好覺.

P_20161027_085841  

台北到花蓮,一路好風景.花蓮到天祥,更是絕景.台灣欒樹紅黃綠三色的形姿真美.磅礡的大山,絕壁,峽谷,轟隆轟隆的立霧溪,太魯閣獨特的自然舞台.暮色中走進天祥天主堂,竟然有單人房,清潔素雅,窗外就是樹,周遭是寬敞的美景,只要區區四百元!鄰近的晶英價格十倍以上,看似豪華,但我覺得住宿天主堂更能與純淨深厚的大自然合而為一.

P_20161027_143747  

P_20161027_164159  

P_20161028_073334  

深山裡的晨光真美.彷彿貓的腳步,輕輕移動.清冽的空氣裡有樹木的香氣.一切那麼的明晰溫和爽潔.大自然的淋浴,讓我精神抖擻,興致勃勃開始五公里的健行,目的地是文山溫泉.絕美大器的路段,只有我一個行者.正巧有單車比賽,騎士與後援車輛增添了一些熱鬧氣息.大山與郊山截然不同,好比交響曲與小組曲的差異.宏大的氣勢令人讚嘆!獨行的愉悅快意更是舒暢.從陽光普照的大馬路轉進文山溫泉,濃綠陰涼,秀麗的峽谷風景.吊橋下激流濤濤.很可惜溫泉是乾的,否則在此享受天然三溫暖再好不過了.

P_20161028_080715  

P_20161028_081357  

P_20161028_081535  

P_20161028_090114  

P_20161028_093241  

天祥的飲食乏善可陳.連吃了兩頓7,一到花蓮,便租了腳踏車尋食去!408高地的滷肉飯與花枝羹無比美味.新派冰果室的剉冰天然原味,飽足了,隨意亂騎,天氣真熱.在車站附近喝了一大杯生啤酒,然後搭火車前往關山.一路上自是好風景,玉里之後更加的美麗.金黃色的稻田,溪床上銀白的秋芒,以及沉穩的海岸山脈.抵達關山,住進熟悉的民宿,兩層的小樓房,令我有回家之感.又餓又累,只想去真好自助餐買便當回來,享受放鬆的安適感.沒想到今日休息.走到盛都,老闆娘正用大鍋炒飯.她說晚上沒幫手,只做外帶,但那一鍋飯已經有人訂了.忙碌中的她很酷,一絲笑容也無.但那飯真香呀,我別無選擇,乖乖等候.沒多久她說:你吃雞絲飯好嗎?好呀!不必久候,方便就好.她裝了一個便當,四十元,我走在華燈初上的小鎮街上,有著回家歇息的喜悅.滿滿一盒的白飯鋪著肉燥與雞肉絲,,出意料之外的佳味!帶著酒味的鹹香雞絲,和濃郁的肉燥很搭,而白飯鬆軟可口,畢竟,這裡是稻米之鄉啊!

P_20161028_172530  

小樓的臥房,無比舒適安靜.睡了一個好覺.醒來,磨蹭一番才出門去租車.首站是市場邊的臭豆腐店.我要了一碗湯麵,香濃美味,還附一顆滷蛋.元氣滿滿地去騎環鎮路線.照著自己的節奏,騎騎,停停,拍照,看風景,無比愜意.花東走一遍,還是關山最美.山林,田野,屋舍,保有本來面貌的純樸小鎮,時光彷彿靜止,但願觀光客永遠不要汙染它.

P_20161029_101339  

P_20161029_103430  

P_20161029_110050  

午後到達台東,很聰敏地搭公車到鐵花村,然後照著芝潔的指示走舊鐵道,開封街右轉,過馬路左轉,很順利就走到靜巷裡的剛剛好.漂亮的一對璧人與可愛的丹丹誠懇地迎接我.我騎著女主人的腳踏車出門逛.鐵道直通到台東糖廠,運動,騎車的人很多,台東人真幸福.我騎來騎去,終究還是在摯愛的萬富商號用餐.空無一人的精美環境裡,爵士樂自由奔放,我翻看一疊書刊,靜候美味.!萬富不曾令人失望過.蔬菜雞湯清甜爽口.檸檬薑味烤雞腿香脆濃郁,配上好品質的白飯,很輕易就吃光光.咖啡也合吾意.如此好品味的環境與餐點,只要320,是此行最高價的一餐.細雨中及時回到剛剛好.舒舒服服洗了澡,然後窩在素雅的房間內,聽音樂,看書,渾然不知時光飛逝,累到不行,這才就寢.主人一家睡在樓下,我分外的安心,睡得真舒服!

P_20161030_085022  

P_20161029_154945  

P_20161029_190958  

P_20161029_180738  

P_20161029_183304  

起床時家裡已經沒人.我騎上車前往藍色日出.等候外帶早餐時瀏覽那像小圖書室的書架,都是精選好書,老闆是讀書人呢!所有的店員都有禮貌好氣質.雖然餐食不合我意,但氛圍無與倫比,輕鬆,智性,不做作.我的毛病是貪心,騎車逛太久,回到家快十點了.芝潔說要搭十點二十的車有點趕.我收行李,她叫轎車,忙亂中還吃了一杯她精心製作的優格,,真好吃.幸好匆忙中還記得付房錢.再見了!下次一定不要如此匆忙.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y 1

颱風襲台前,他很英明地提前一天出發到北德.想起2014年九月法蘭克福已是深秋,我要他多帶冬衣.沒想到Kiel麗日普照,仍是夏天.沒有夏裝的他臨時買了一件T恤.

DSC00623  DSC00629DSC00639  

來杯啤酒消暑吧!

DSC00632  

DSC00643  

香港飛倫敦.倫敦飛漢堡.連吃兩次英式早餐,積食難消,來份沙拉當午餐!可這沙拉附的牛排真大塊!

DSC00667 

北德是德國少數臨海的區域.

DSC00655  

令人豔羨的工作環境.旁邊就是公園!

Day 2

  DSC00679  

每天都要經過的教堂.

DSC00686  

DSC00689  

坐火車去附近的海邊度假小鎮玩.

DSC00691  

DSC00705    

DSC00724  

DSC00734    

一次可推六個小孩!

DSC00773  

想起家裡的牽手.

DSC00778  

回到Kiel,換到開會的旅館.  

Day3

DSC00781  

一整天的研習.

Day 4  

Kiel整座城就是個公園.連走幾天都不膩.

DSC00835  

DSC00850    

好舒服的椅子.

Day 5

DSC00872  

替太太考察當地歌劇院.

DSC00882  

倫敦轉機.為了探訪恩師,下榻Padidngton的旅館.滯留一夜ㄡ當天是週日.還記得買份Sunday Times 給太太當禮物.

DSC00890  

先去摯愛的Regent's Park走走.

DSC00941  

DSC00946  

DSC00947  

銜妻命走到Fortnum & Mason購物,正好吃閉門羹.

20160918_191008  

DSC00887    

奉命去聽音樂會.

.20160918_191816  

Day 6

老婆大人難剃頭.一早再度趕到百貨店買紅茶.

.DSC00949  

DSC00950  

再坐公車去恩師家.久違了,倫敦市街!

DSC00954  \

DSC00961  

DSC00967  

快到了!

DSC00968  

DSC00969  

DSC00975  

Prof 和Maria的花園.

DSC00974  

重情的他與故舊相聚最是愉悅!

DSC00980  

踏上歸途.好個苦甜交織的旅程.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