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祝大家2012年新年快樂!!

目前分類:A的分享 (26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一次獨遊,我在花蓮的"住海邊"民宿盤桓數日.它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想像,是一個理想的休憩之所.外在的風景寧靜廣闊優美,有山有河有海,遠離塵囂卻又離市區不遠.內在的風景更是豐富.主人夫婦的人格特質支撐起獨一無二的風格.緩慢細緻樸實的生活哲學,讓居住在這裡的每一個人都能實實在在的生活,思考,分享與沉澱.這是一個有人味有靈魂的所在.我佩服他們,把廢墟打造成桃花源.其中的巧思與精細手工,是幾星級的飯店都比不上的.

DSC_0098  

最左邊是大山房外觀.我喜歡一切的木門木窗框木梯.....那是主人阿正精細的手工做出來的.

  DSC_0088  

大山房內部.我睡下鋪.木梯上去還有兩個床位.

DSC_0089  

上鋪看出去的風景

DSC_0084  

 舒適的書房

DSC_0074  

吧台的另一邊是廚房爐台.我很喜歡這個設計.特別是木框玻璃滑窗.

DSC_0097  

樸實又實用的窯.

DSC_0071  

小圓麵包是窯烤的

DSC_0075  

院埕一角.

DSC_0246  

半露天客廳.背後是很好用的洗衣臺.

DSC_0101  

海景

DSC_0129  

花蓮溪出海口

DSC_0170  

黃昏時刻的路徑

DSC_0117  

庭埕風景

DSC_0181  

客人和小幫手合力完成的晚餐

DSC_0188  

頂樓甲板看日出

DSC_0194  

金光

DSC_0206  

晨光中的小草

DSC_0203  

在海邊散步

DSC_0227  

好事集農夫市場有很多天然好物

DSC_0229  

只賣花枝羹魯肉飯和石花凍的用心佳店

DSC_0240  

法國青年David做法式可麗餅,飯匙拿來翻面正好.

DSC_0245  

等待可麗餅的空盤.

DSC_0249  

花蓮市區"自己家"的客廳.

DSC_0250  

我的背包客床位

DSC_0257  

騎車在路上看到金湯達人咖啡館,便進去吃早餐.DSC_0260    

花蓮到台東的風景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為情所苦()

   好幾次在西洋古典畫裡看到盛在銀盤裡的,獻給莎樂美的施洗者約翰的頭.畫面很血腥.莎樂美似乎是個邪惡的女人.懶散的我從來沒有動機去弄清他們的關係.這一陣子因為讀了聖經,加上在奇美博物館又看到那古典的圖,於是把書架上的王爾德劇本拿下來,翻到莎樂美讀了起來.

   馬太福音第十四章對施洗約翰被斬首的描述如下:…起先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把約翰拿住鎖在在監裡.因為約翰曾對他說,你娶這婦人是不合理的.希律就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他們以約翰為先知.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在眾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歡喜.希律就起誓,應許隨他所求的給他.女兒被母親所使,就說請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我.王便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給他.於是打發人去,在監裡斬了約翰,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了女子.女子拿去給他母親…..

  希羅底的女兒就是莎樂美.在王爾德的劇本裡,希律王垂涎繼女的美色,英俊純情的侍衛隊長也戀慕著莎樂美,前者是慾後者是愛.而莎樂美卻鍾情牢獄中的約翰.透過莎樂美,王爾德以瑰麗官能的文字形容約翰的俊美:潔白的身驅,漆黑的頭髮,紅潤的嘴唇…..,莎樂美忍不住想觸摸卻被約翰叱退,惱羞成怒的莎樂美立刻翻轉比喻:約翰的身驅醜惡如痲瘋,頭髮覆泥塵….,罵完還是被約翰所吸引,愛恨交織的情緒被王爾德的妙筆描繪得入木三分.單向的愛最是折磨人.愛不到,得不到的痛苦化為可怕的下場.侍衛隊長因莎樂美執迷約翰而引劍自刎;希律王為紅顏不惜代價,而絕望偏執的莎樂美要約翰的頭.莎樂美不是邪惡壞心腸的女人,她只是一個為情所苦走上絕路的女子.看著銀盤上約翰的頭,莎樂美說:”……你拒絕我,罵我難聽的話,視我如娼妓,,莎樂美,希羅底的女兒,猶太國公主!好啦,約翰,我還活著,但你死了,你的頭屬於我.我可以為所欲為…..,,約翰,你是我唯一所愛.”驕縱美貌的公主,有什麼要不到的呢?偏偏敗在愛情.”!我親到你的嘴了,約翰.我親到你的嘴了.你的嘴唇苦苦的,難道是血?也許是愛的滋味…..聽說愛情的滋味是苦澀的…..”劇末的這一句,讓我深深同情莎樂美,以及身陷情網的芸芸眾生.

   王爾德的文字真好看.詭譎,奇美,機智.嘲諷中呈現人性的醜惡與脆弱.月亮的象徵尤其好.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看法.當局者迷,經常看不到潛伏的危機.

   扉頁的記錄:1984年三月購於x大外文書展.時間流逝的速度真驚人啊!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 Sep 16 Sun 2012 00:03
  • 餘音

聽了劉岠渭老師講羅西尼,我把很久沒聽的歌劇選曲CD拿出來聽.最後一首正是塞維爾理髮師裡的我聽到一縷歌聲.” 一面煮菜一面聽歌劇,其樂融融,普契尼,威爾第,比才……,支支悅耳動聽.吃飯的時候音樂繼續放著,母親的耳朵是打開的,她問:”這是不是鬥牛士之歌?”的確是.我們邊吃邊聊,在我不注意音樂之時她又問:”這敢是Jo-Jo夫人?”她日文夾雜著台語,可不是,女高音正唱著美好的一日!我驚奇地看著她,想起從前她可是古典樂愛好者,年輕時代經常收聽蔡誠弦廣播的音樂講座,一如我去聽劉老師演講.清貧的她,最貴重的嫁妝是一台Victor的電唱機.最近她老了,意興闌珊,不太聽音樂看電影,我都忘了她有多麼喜愛音樂了.此時唱片裡傳出嘹亮的銅管,我雖不很熟,也約略猜得出是阿依達,”於是好玩地考她:”,這是哪一齣歌劇?”她答不出來.

給你提示,和戰爭有關的.”

戰爭與和平!”

我的天啊,機靈的她可真會瞎掰.

亂講,戰爭與和平哪有歌劇.再提示,場景在埃及.”

出埃及記.”

她呀,不像老實的父親,不知為不知,非得像機智問答一樣立刻給我答案.真好笑.丈夫在一旁說,有答就有分啦!我不以為然地說,亂答反而要扣分!”對啦,出埃及記並沒有歌劇,”她不好意思地說,卻提起一件往事扳回一城.

有一回,坐在任職一銀的戴先生車裡,聽著車上的音樂,我說:這是浮士德與魔鬼.戴先生吃驚地問:蔡太太,你是學音樂的?他很驚訝我沒音樂背景卻懂樂曲.他太太可是音樂科班出身呢!”

 ***************************************************************************

  我開著車,母親在後座問我有沒有看過柚子樹.”有啊,以前慶中街警察宿舍那裡就有.”我答道.”柚子的果實很重.都垂到地上.我如果是植物一定不要當柚子樹,因為它的果實在低低的地上成長.”母親興致盎然地說著,”假如我是樹,我要當椰子樹,長得高高的,居高臨下,而且,我足歹心,想說如果掉下去還會砸到人家的頭我聽了哈哈笑.母親好有趣.她可真有想像力.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我和兒子一起煮晚餐,做咖哩飯,洗切炒香放水熬煮就沒事了.兒子開了啤酒,遞給我一杯.他可真會享受,做菜比我悠閒多了.等待的時刻,他說:媽媽你不是說我很久都沒跟你分享音樂了?,給你聽聽我最近喜愛的音樂.我知道他小時候喜歡佛朗明哥吉他沒想到現在還是.我們看了YouTube上幾個演奏,其中一個老先生手指靈活無比,技藝出神入化,讓我想起大師塞哥維亞.我們讚嘆著那恰到好處的節拍與按弦,我述說年輕時學吉他的經驗…..然後,他放了一個克羅埃西亞美女吉他手的演奏.這個叫Ana什麼的,不但人長得美,演奏得也超好,據說從五歲起就是個神童.我聽著那具有速度感的熟悉音樂,瞥見上頭的說明,,是阿爾班尼士的西班牙組曲之一:Asturias.我鐘愛的一張CD裡就有這一首.John Williams在塞維亞回教皇宮的現場錄音.1997年去安達魯西亞時買的.當時兒子讀幼稚園.我們靜靜聆聽,一致認為這一段很適合做電影配樂.

*******************************************************************************

   打開電視看Medici Arts,剛好是日本指揮家佐度指揮柏林愛樂為日本祈福的音樂會.因為從中間看,也不知是什麼曲目,但那豐富的,鐘鼓齊鳴的配器與不俗的曲調讓我深深著迷.是誰的作品?佐度動感十足,兒子看得津津有味.現在,他倒也能興緻盎然的欣賞.也許是我不再強迫之故?”做指揮的都是些什麼人啊?”他問.”都是音樂家出身,因為對樂曲(樂團)的整體組織結構特別有詮釋分析能力才轉當指揮.”我假博亂掰一通.隔了兩天,想起這個表演,上網去查了一下.原來是蕭斯塔高維契的第五號交響曲.

********************************************************************************

   遙控器轉到Medici Arts,正在轉播Proms,中文稱之為逍遙音樂節的表演.每年夏天在倫敦皇家亞伯特廳開演的這個音樂祭是英倫盛事.除了國際知名樂團,音樂家,當然更少不了大英本土的音樂界要角.2008年這一場轉播裡,男低音Bryn Terfel是台柱.他在海倫葛莉茉的伴奏下唱了佛漢威廉斯的曲子,又與BBC樂團合作威爾第的古斯塔夫.最吸引我的,是最後的英倫三島民謠組曲.渾厚的歌聲吟詠出或哀傷或輕快的歌謠.指揮的諾林頓爵士是個睿智幽默的長者.他在尾聲時講的話令人動容.音樂可以精深也可以有趣……,還有許多關於音樂的精闢見解,可惜我的記性差,全記不得了.最終的威風凜凜進行曲更是讓全場觀眾沸騰.能把古典樂展現得如此親民,如此嘉年華,亨利伍德爵士功不可沒.圓形的亞伯特廳宛如鬥獸場,可是激情的觀眾享受的不是血腥的搏鬥,而是美麗動人的音樂.如此的場景讓我覺得英國人真是可愛極了.同時也喟嘆台灣沒有一首可以凝聚國家共識的國歌.

********************************************************************************

   打開電視又是逍遙音樂節.這次是海汀克指揮歐洲室內樂團演出布拉姆斯的第三第四號交響曲.海汀克受訪時說布拉姆斯的音樂充滿豐富的情感而帶著憂愁.他是個寂寞的人,以音樂來呈現他對人性的愛.是啊,布拉姆斯的樂音裡總有化不開的愁悒.2004年夏天重訪倫敦,倦遊之後的傍晚,我獨自去巴比肯聽音樂會,正是海汀克指揮LSO演出布氏的第三第四號.我以十鎊的代價,坐在舒適的座位上,舒緩疲憊的雙腳同時聆聽美妙的音樂,真是享受啊. 

  節目看到一個段落,我跑去洗碗,正在做最後的水槽清洗時,突然聽到熟悉的鋼琴曲,我所鍾愛的貝多芬第31號奏鳴曲.我丟下菜瓜布,把手洗乾淨,奔回書房看電視.一個壯碩的老先生專心地彈奏,皺紋密佈的雙手靈巧的在鍵盤上移動.他彈得真好,精實有力.我忘情地聽(),後來才知那已經不是Proms,而是另一個節目.鋼琴家叫Menahem Pressler.我喜歡他.看了YouTube上他論音樂的談話之後我更喜歡他.一個虛懷若谷,真正從心底喜愛音樂的君子.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仲夏暑氣逼人,我開著冷氣在臥室燙衣服.照例一邊聽音樂.不知怎的,拿起一張好多年沒聽的郭德堡變奏曲.從前對音樂還認識不深的時候,聽說顧爾德的巴哈彈得多好多好,買來一聽,未及聽完頭就痛了起來,屢試不爽.是以閒置多年.這次聽不但頭不痛,那層層疊疊的結構與穩健的,或快或慢的節奏反而如甘霖般撫慰夏季的燠熱與波濤起伏的心.不帶情緒的理性樂音是滾滾紅塵裡的最佳解鬱劑.無論煮菜吃飯看書,只要有機會我就放來聽.三十二段珠玉,還沒背熟,卻已熟悉那輕柔的開始與結束.經歷一點滄桑的中年,終於懂得欣賞郭德堡變奏曲.在這悶熱多事的暑假.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親有長青小組的郊遊,兒子在台中,難得輕鬆的週六.午睡醒來後,和S走路去文學館看西川滿的我的華麗島特展.西川滿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少爺,人長得俊美,也耽溺於美的事物.他的小說作品以及主編的台灣文藝雜誌都有講究美麗的封面設計與裝禎.老搭檔是立石鐵臣.西川沉迷於台灣的南國之美與異國風民俗.當時的台灣,無論是自然風景或風土民情都獨樹一幟,難怪外來的異族讚嘆連連.今日的台灣,差遠了.

   我接著看台灣文學的內在世界展:林燿德的字真漂亮,詩又寫得好:林海音精闢犀利卻溫厚;李永平的吉陵春秋是我心中的經典;洪素麗的綠色本命山該買來一讀…….,我流連忘返直至天光轉暗,S早已在窗邊枯坐良久.

   肚子餓了,隨興走到對街的度小月吃擔仔麵.永遠的台南味.香噴噴的肉燥與蒜泥,蝦殼高湯融合得那麼醇美.剛剛好的量讓人回味無窮.新品肝連肉湯意外的鮮美.不加味精的薑絲清湯真好.意猶未盡的我們行經古典的土地銀行,走到首府要了米糕及燙空心菜.首府的肉燥不同於度小月,肥腴軟嫩的口感絕妙.米糕還是台南的最好.每一家的水準都很高.肉燥是勝出的關鍵.多年前指導兒子寫台南小吃的報告,母子倆就觀察出肉燥是台南小吃不可或缺的要角.肉圓碗粿芋粿米糕擔仔麵蚵仔煎(石精臼)肉粽(再發號),哪一樣少得了它?更不用說肉燥飯了.

   米糕落肚真正飽了,再散步到不遠處的雙全喝冰涼香醇的紅茶.此店的紅茶只有一味,沒有各色果汁梅子奶油波霸等組合.紅茶盛在乾淨的長玻璃杯裡,面上有一點細緻的泡沫,茶香撲鼻,又涼又甜,這是我唯一肯在外喝的茶飲.四十年前它還是巷口的小攤子時我就開始喝了.每次到中正路逛街總要喝上一杯.從前是晚上才開始營業的.我相信這是台灣第一家泡沫紅茶店,雖然當時沒有這個名稱.

   這幾年台南古都成為觀光重鎮,許多傳統飲食店大發利市,始料未及.做為一個台南人,能夠悠閒的走走看看吃吃,不必受限於時間,是比觀光客幸福的地方吧.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近日生活多枝節,難得清靜的週末,正想在家休養,S卻邀我上台北.我有氣無力地說想在家休息.”休息什麼?你坐高鐵不就可以休息?”他振振有詞,我只好收拾行李,獨自北上.S還在台南開會,夜晚才會到旅館與我會合.到達台北,約莫七點.,好久沒住豪華飯店了.沁涼的冷氣,寬敞的浴室與房間,厚厚的地毯,真正有渡假的感覺.泳池八點就關閉,於是趕快收拾泳裝去頂樓.不規則形的泳池並不大,可是夠深,水很清澈.我一人獨享這美麗的池子,緩緩悠游,享受水的清涼與包覆,仰頭吸進的空氣真清新.所有的煩惱暫置一旁,我變成一尾快樂的魚.游夠了,坐在窗邊俯看夜色中的台北.熟悉的地標與街道.我不是台北人,行走台北卻無陌生感.很自在,很喜歡.此刻的我不自憐不孤寂.有被釋放的自由感.去三溫暖梳洗,休息後已近九點.肚子餓了,一個人的晚餐頗費思量.冒著已打烊的險走到天津街的京都屋吃鰻飯.太好了,還開著.只剩一種餐,我也不必動腦筋選擇.白飯上美美地鋪著切細條的鰻魚與海苔絲.清爽美味.灑上山椒粉更添清香.風捲殘雲一掃而光.滿意地走回旅館.在舒適的房間裡,一面聽愛樂電台一面幫S燙襯衫.寧靜,篤定的氛圍,即便是片刻也好.

***************************************************************************************

中午退房後搭捷運去松山煙廠看拉格斐的小黑外套攝影展.去年和T來此看過設計展.綠樹搖曳,房舍古典,彷彿都會中的綠洲.民國五十一年建立的花園呈現日式歐風.對稱的設計,熱帶花樹,各種雕像,中間一座蛋糕形的三層噴泉優雅美麗.我在排隊的人龍中凝望靜雅的花園,時間似乎過得快些.

Little Black Jacket,圓領長袖的簡單造型,永不退流行的經典.女設計師(不記得她的名字)根據模特兒的性格設計出一百多款造型,由拉格斐掌鏡.設計師的想像力與黑色小外套的百搭令人稱奇.可華麗可古典可隨性可搖滾可家常可男可女,全然不受限.細節是美的要訣.造型無論簡單或複雜,傳達的是一絲不茍的精確.衣服的質感,配件,化妝…..,成功的設計師絕對沒有馬虎性格.至於人物的姿態萬千,表現的是先天的氣質與性格.我喜歡帝妲史雲頓和克勞帝亞雪佛的自信自在.她們是天生的衣架子,穿什麼都好看,隨便一擺就有姿態.Jane Birkin和蘇菲雅柯波拉自在不做作.她們把黑色小外套穿出家常味.烏瑪舒曼豔光四射,天生的明星.東方人的臉似乎比較無法傳遞出性格.什麼周迅,宋喬慧…..,看著就是樣板的美,沒有特色.倒是華裔設計師王大仁那張照出他的憂鬱.

很好看的展覽.可用精雕細琢來形容.再度覺得,做為一個觀賞者實在是太輕鬆太愉快了.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6300001  

這是一道速成甜點,instant dessert.雖是即時,美味不打折.材料是居家常備食品:雞蛋,牛奶,麵粉,香蕉,.全部用果汁機攪打成麵漿即成.若問比例,我無法精確回答,都是靠感覺.今日我用一根香蕉一顆雞蛋一碗牛奶三匙麵粉以及少與糖.不沾鍋入少許油塗滿,鍋熱之後傾入麵漿,待底層轉為褐色翻面即可.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因為餅很軟,往往無法漂亮的翻面,幸好不損其美味.而且如同廚房裡的人類學家講的,第二張煎餅會比第一張成功.我想是熱度的關係吧.香蕉已經很甜,所以不用加很多糖.微甜的餅淋上一點蜂蜜更具風味.軟嫩的餅有點像煎蛋卷的質感,淡淡的香蕉味有畫龍點睛之效.我已經不愛外頭賣的種種蛋糕了,光鮮有餘美味不足.過油過甜過膩.咖啡館的鬆餅也不得我心.那加了發粉的餅,口感乾乾的,味道呆呆的,索價還不低,一點都不值得.我的香蕉薄餅,配咖啡或紅茶都好.熱吃冷食皆宜.其實不太有機會冷食.因為太好吃了,沒有剩餘的好冷藏.我很容易滿足.簡單的香蕉薄餅就能取悅我.掃興的是,偶爾興起想做餅時,發現麵粉被丈夫清掉或者牛奶被貓喝光.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週日午睡起來,不知做何消遣.突然靈光一閃:走路去南門路的巷子買麵包.已經有一個月沒去了吧.我的愛店顯然已經過度曝光.還不到三點,烤架上只剩幾個橄欖拖鞋麵包,幾節吐司.數月前第一次光臨此店,五點多還有許多麵包呢!吐司倒是罕見,多半在中午前就賣光了.老板娘說是雜糧吐司.我向來對雜糧五穀沒興趣,但試吃了一塊,鬆軟鮮香,還有美味的核桃.我和S不約而同再拿一塊起來吃,並且趕緊把要的麵包放到邊邊成一堆,因為先來的客人雖已買好,卻又不斷地多夾麵包,真怕他買光.此時,又有別的客人進來,看到沒貨,摸摸鼻子就走了.我一面等著切麵包,一面環顧這窄小的空間:牆上掛幾幅框起來的麵粉袋圖案,黑板上寫著產品,地上堆疊著幾個黃色啤酒箱,而主角,麵包,就放在中間的桌子上.經營者有自在自信的美感,他的性格也反映在所製的麵包上:真材實料,天然純正.我想起英國人常用的一個詞:no-frill.這間店也讓我聯想到倫敦波多貝羅路上的麵包攤.它連招牌也無,更不用說裝潢了.麵包毫無矯飾地擺在矮桌上任客人自取自夾.價格便宜得很.卻是每天從南倫敦的烘焙坊送來的.這不起眼的攤子,有最新鮮的麵包,是老倫敦的愛店.正在胡思亂想之際,又有人進來了,老板娘高聲問:"你是信上帝的嗎?"啥?是哪個上帝?難不成這裡有猶太的kosher或回教的halal?原來我想太多了.她說的是:"你是線上訂的嗎?"看來我以後也要"線上訂,"以免向隅.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落雨的週末傍晚,在兒子的強迫之下,我匆匆收拾行李,像逃難一樣出門到台北.S在車站與我會合.他前一日就到台北開會的.我們去龍門客棧吃水餃與滷菜.口味太重,並不好吃.台北沒有下雨,但是鬱熱.福華文教會館的單人房,冷氣隔絕了外頭的悶熱.睡前我看了BBC的女王專輯: The Diamond Queen.她在公共場合的服裝都是鮮豔的顏色:大紅,湖水綠,天空藍,鵝黃……,搭配項鍊,帽子,手套,皮包.穩重典雅,自成一格.女王的風格.臉上的笑容是誠懇的.她必須非常自律吧.她如何抒解壓力呢?

   翌日中午才退房.走溫州街巷弄去師大圖書館看高行健的攝影展.作品並不多,但很耐看,旁白似的文字如醍醐灌頂.路並沒有錯,錯的是行路的人.記憶並非都是珍貴的.是的.有時遺忘反而是解脫.印象深刻的幾幅照片:高高的廟前有兩個小孩在地上玩;背後有藍天白雲的禹廟;俯瞰的屋頂上有斑駁的陽光;古樸的木製房舍,木窗撐起,窗前兩只茶壺;唱歌作樂的老人,採茶姑娘及動人的山歌文字.

   細細看完,我到二樓逛逛,坐在舒適的沙發上看兩份報紙兩本雜誌.肚子餓了.思索著吃什麼好?搭公車到南門市場,在四川麵王要了一碟紅油涼粉,一碗擔擔麵與川丸子湯.酸酸辣辣的涼粉很開胃.麵太黏膩,配上清爽的湯剛好,湯裡飄浮不少翠嫩的小白菜.這一餐堪稱完美.

   坐捷運到北美館.穿著不合腳的鞋,偏偏又多走冤枉路.典藏特展很好看.”海邊的維那斯好美.那悒鬱的藍色真優雅.陳景容獨特的氣質.一貫的冷峻,詩意,夢幻.如果有一間大宅,我想要擁有此畫.掛在白色的牆上,每看一回,心就滌淨一回.木下靜涯的南國初夏也好看.巨幅長畫,綠葉,紅花,黃花,色彩繽紛,彷彿一疋美麗的花布.他的雁葦圖卻是清淡空靈的水墨.能喧鬧能靜寂,好一個藝術家.鄉原古統的台灣山海屏風令人震撼.能高大觀,那疊嶂的山勢,天光,雲影,向陽,山陰,松柏….栩栩如生,氣勢萬千,比傳統的中國山水畫更有生命力,更能感動我.分明是我在高山上感受的壯闊之氣.北關怒潮也很大器,但我更喜歡山.小品台灣十二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麗島名華鑑早在蔡珠兒的種地書裡驚豔過.村姑型的九重葛,軟枝黃蟬,夾竹桃,扶桑在鄉原的筆下如此優美.觀其畫便知他是熱烈擁抱台灣土地的畫家.郭雪湖的南街殷賑呈現大稻呈的熱鬧街景.不論畫面或內涵都豐富深刻,引人細看深思.那是文化研究的上好題材.

   偷得浮生半日閒.藝術是我永遠的摯愛與安慰.

   原該到南門市場採購粽子年糕與魚丸的.但是我又累又渴,一心想到中山站旁的蘑菇小憩一下.沒想到週日的咖啡店全都客滿.我在三越的岩島城買了一瓶冷泡茶.喝下這救命先丹才有力氣在一樓的agnes.b選了三件甜點.趕到高鐵站,手機立即響起:”你在那裡?”坐在車裡,我愉快地吃著甜點配咖啡.Robuchon的差一截,但也足以撫慰這一下午的疲憊.突如其來的,莫名其妙的台北行有一個甜蜜的結尾.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冰箱裡有一顆大白菜,很想做白菜炒年糕,但是缺乾香菇,肉絲與年糕,轉念用現有的食材變出開洋白菜煨麵,簡單又美味.蝦米泡一下水,瀝乾.蔥切段,起油鍋爆到焦香.加進切絲的鮮香菇,切薄片的杏鮑菇及大白菜略炒,放數片金華火腿,添水燜煮.另外燒一鍋水下麵,煮三兩分鐘就好,把麵撈起放入開洋白菜湯裡去煨五分鐘即成.灑上香菜.火腿與蝦米的鹹鮮和大白菜的清甜融合成香醇不膩的乳白湯汁,煨煮過的麵柔嫩入味,香菇與杏鮑菇的咬勁增添了口感.配上南門市場買來的鹹菜蠶豆,辣椒鑲肉,炒芙蓉豆腐,蒸兩顆湖州粽,這頓飯,是道地的滬式風味.只差白光或周璇的歌聲罷了.

   ***********************************************************

   有高麗菜,有自製的鹹肉,我想照歐陽應霽的食譜做鹹肉紅蔥油菜飯.這噴香濃郁的菜飯很適合冬日.想起來就流口水.去市場買新鮮的紅蔥頭,意外的看到翠葉白梗的奶油白菜,頗像歐陽食譜裡的北京小白菜.這下子,材料都齊全了.照理該用砂鍋把生米煮成飯,快熟的時候把煎好的鹹肉丁與炒過的高麗菜連湯汁拌進飯裡,燜一下再拌入油酥過的紅蔥頭.我偷懶.把煎香的鹹肉丁與炒過的菜與米放進鍋裡以電鍋炊煮.配一道鹹肉白菜湯.蔥段蝦米爆香,放入大白菜,香菇略炒,加鹹肉與水去熬,火候足時,剝幾片乾腐竹,煮成乳白的薄片.冷凍庫有南門市場的福州魚丸,順便丟幾顆進去.一飯一湯實已足夠,但冰箱還有一把茴香菜,以麻油薑片起鍋,加米酒與蛋汁炒一盤中部特有的茴香菜.清新的特殊風味正好中和了滬菜的濃膩.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 4 25

   吃完午餐,和父親一起看NHK的電視.一個叫南果步的女優到山形縣的玉川寺體驗一日修行.那是大雪紛飛的寒冬.黑瓦白牆的寺廟在雪中更加肅靜.美麗的庭園積著雪,宛如水墨畫一般.這寺是曹洞宗,供奉觀音.住持行走在光潔的木廊上,女優脫下襪子,光腳盤腿打坐.鏡頭特寫著她垂眼靜思的臉龐,線條十分優美,真是個溫雅耐看的女人.其間穿插著她曾經演過的電影片段.突然,我正色凜然起來,因為,出現了為了迦耶子這部電影.,是片中那個少女.,我微微的激動.二十多年前暫居京都時,我曾獨自去國際文教會館看小栗康平的這部電影.講的是在日韓人的故事,說實在,故事大意已經忘記,但那淡淡的憂愁與迷人的風格始終縈迴不去.片中的少女清純可愛.約莫十幾歲吧.此時已是如玉般溫潤的中年女人.

   我翻出當年的日記,找出那天的觀影記錄:

   6.14.

   今天是好天氣.從三条走到Community House看小栗康平的為了迦耶子.”描寫戰後留在日本的韓國人及其後代的艱辛和矛盾.背景是北海道大沼附近的森,寂寥的場景反映人物的孤寂.男女主角都很純真.全片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愁,整體的感覺很素淨,有一種單純的透明感.觀眾很多,大部份是中老年人.日本人的文化水準可見其一斑.

   原來背景是在北海道.我記起來電影中也有大雪紛飛的鏡頭.過往的記憶以如此奇特的方式聯結.歲月忽忽,我也進入中老年了.哪天再把這部電影找來看.我也很喜歡小栗的”死之棘.”內容和清純完全相反.劇情忘記了,但女性對愛情的專注偏執不容異物深深刻在心板.小栗的電影就是有如此令人難忘的魅力.

 

2012 4 28

   哲伯父秀伯母邀我們去家裡吃飯.這次他們從美國回台停留三個月之久.客中做主,秀伯母辦出一桌豐盛的菜:滷豬腳,筍乾控肉,鮮菇燴豆腐,煎吐魠魚,地瓜葉,高麗菜,十穀飯以及紅蘿蔔黃帝豆牛蒡與排骨共煨出來的絕妙好湯.年逾七旬的秀伯母身強體健,雙頰紅潤,兩眼發亮,絲毫不見老態.苗條的身材穿上牛仔褲,紅格子襯衫,朝氣十足.她從容自信幹練,越老越耐看.

坐我旁邊的哲伯父明顯地老了.黑名單的他滯美近三十年未能返鄉.88年我和父母訪美初次見到哲伯父:身材高大,氣宇軒昂.他不肯和有中華民國四字的任何物件一起拍照.”台灣不獨立我不回去,”他說.幾年之後,偷渡闖關成功,短暫成為英雄.那是黑名單開始扣關回鄉的時代.而今,台海兩岸曖昧難明,當初的堅持與理想被現實社會沖刷殆盡.有誰還懂他們的付出與艱辛?我為他們不值.哲伯父臉上剛毅的神情柔和許多,分明是個慈祥的老爺爺.他的動作慢了,話變少了,不變的是對人真誠的關心.

客人除了我們一家三口還有漢叔.比父親和哲伯稍微年輕的他聰明機智,妙語如珠.頭髮雖已灰白,兩眼炯炯有神.聽他以低沉的聲音敘述過往故事與現今經驗,比看電視劇精彩一百倍.父執輩各個都是有型有款的人物.我何其有幸,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長大,見識了雅俗共冶,從心靈到體能皆有所長的先輩.在國民黨的長期洗腦下我從未以身為台灣人而自卑,因為我所接觸的台灣人無不博學多識,誠懇慷慨,低調樸實.什麼叫做格調,什麼是水準,早就瞭然於心.柔和的燈光下我們六人圍著長方形餐桌而坐.這樣的畫面將與梵谷的食薯者,”卡拉瓦喬的在依默斯的晚餐等名畫一樣常駐我心.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牛肉鍋

   冰箱裡有半顆大白菜,一盒冷凍本土牛肉片.春日天氣多變.那天買牛肉片時想的是吃火鍋,可今日天氣彷彿初夏.來個不必涮肉的酸白菜鍋吧,以免吃得滿頭大汗.到百貨公司的超市買了凍豆腐,日式花枝丸,卻遍尋不著酸白菜.突然想起那天S帶回一罐同事送的黃金泡菜,於是改弦易轍,吃泡菜鍋.大蔥,大白菜,杏鮑菇洗切好與泡菜腐竹凍豆腐一同放鍋中煮到熟爛,調好鹹味.氣定神閒地坐在沙發上看書,S下了斑,這才把生牛肉片和芫荽鋪在湯碗底部,淋上熱滾滾的湯與料.牛肉軟嫩無腥味.若放進湯鍋,即使立刻熄火也會太老.我用在烹飪之上的腦筋,似乎越來越靈光了.

黑甜仔菜糜

   在菜販的慫恿之下,買了三把的黑甜仔菜,才二十元!以前母親老是說,她阿媽胃口不好時,常爆香蒜頭蝦米,放菜與米煮成清新爽口的黑甜仔菜糜.因為常常聽,所以做起來很熟手.我用煮好的飯煮粥,這樣比較省時省事.為求清爽,所以粥略微濃稠就把火關掉.配菜是清蒸魚,椒鹽鹹豬肉與炒青椒.鹹肉早已做好,只要切片即可.蒸魚很簡單,動油鍋的只有炒青椒.簡單卻豐盛的一餐.菜糜果然很清爽.母親愛食粥,為什麼她在的時候我不常做這個給她吃呢?也許彼時壓力大,做菜對我而言是苦事吧.只要放輕鬆,一切都會變容易,有樂趣.知易行難呀!

蔬菜牛肉湯

   上星期請客,主菜是蔬菜牛肉湯.牛肉吃光了,湯倒還剩半鍋.凍起來.今日中午把新買的牛腱川燙好,放進湯鍋加滿水燉一小時.其間,我在書房用電腦,那香噴噴的味道不斷飄進來.下午和父親去虎山糖場野餐,欣賞春天的花樹. 回到家,悠閒地看書,時候到了,切些紅蘿蔔,高麗菜蒜苗放進湯裡.有肉有菜有湯,配白飯正好.最近居家煮菜易如反掌,不再心浮氣躁,略略有優雅嫻靜的氣質呢!

烤肉沙拉與濃湯

   傍晚出門去玩以前都會盤算一下晚餐的菜色.冰箱裡有兩條前天剩下的烤肉.肉攤買來長長的豬肋條,切成三段,抹上香料鹽送烤箱烤至金黃即成,是我最喜歡的懶人主菜.我想把剩下的烤肉切片拌生菜沙拉,可是家裡沒有合宜的生菜,倒是有一顆蘋果.蘋果與朋友送的鹽味核桃很搭,但未免單調了點.我和父親出門到安平,順道在巧食鋪停下來,店內少少的菜色裡只有秋葵最適合.回家已近六點半,S已在家.我請他烤肉烤麵包,差父親去買牛奶.蘋果切好浸鹽水.秋葵燙好沖冷水拌鹽.再來是濃湯.洋蔥大蒜切末炒香,倒適量麵粉炒至微黃,加水,馬鈴薯(之前煮熟放在冷凍庫),火腿丁慢煮.父親帶著兩盒牛奶回來,我一看怒氣衝天.他買的是低脂的.我要S立刻去換.沒多久他也怒氣沖沖的回來:”阿公,你給我的發票是加油站的發票.”待他回來,我的濃湯熬得剛好,倒進牛奶,這才想起冰箱還有蛤蜊,趕緊放進去.這濃湯,好好喝啊!沙拉也很妙.烤肉的鹹與蘋果的甜很均衡,不需要任何dressing就很好吃.而且,有菜有肉有水果,方便又健康.麵包,是在南門路巷子的有間小店買的,外脆內軟,不輸台北的法國或義大利名店,沾良質橄欖油吃真美味啊!可惜只有幾片.週日,我要去買一大堆存起來.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初春的午後,我到文學館聆聽一場由法國兩儀文舍舉辦的中法作家文學對談.其實不是以國籍區分的,主要是華語和法語寫作者之間的交流.他們在中國已經舉行了好幾次的座談,在台灣是第一次.與會的作家有舞鶴,王文興和比利時籍的Francois Emmanuel.王先生很瘦小,舞鶴頗魁梧,而艾曼紐瘦高.舞台中間擺了一座長沙發,兩旁各一座單人沙發,樣式古典,呼應背景灰藍的閱讀波光海報倒也和諧.椅子兩旁的鮮花籃有各色玫瑰及百合,雖然美,卻稍微豔麗了一點.艾曼紐先生在入座前還先嗅聞了一下花香.他該是個相當浪漫的人吧.

   三位作家一字坐在長沙發上,左右兩張沙發分坐口譯者蒙田女士與兩儀文舍主持人居里安女士.這場座談,先由舞鶴的作品餘生談起.王與艾先選擇一段朗讀,解讀,然後提問.我沒有讀過舞鶴的作品,更沒見過他本人.從片斷的文字中,暫時無法感受其文字的魅力,但艾先生與法文版譯者一再強調那如詩的氣韻.舞鶴本人及其發言,我倒很欣賞.他的身材高大,容貌卻很俊秀.黑色的外套內是黑白格子襯衫.拿起茶杯喝茶後,總是小心翼翼地輕輕地放下.他的聲音也纖秀.說話很有重點,而且深得我心.他說,並不為寫作而做種種的準備,過日子本身即已完足.閱讀他的作品,不只要心態平靜,而是要寧靜.這我很能認同,欣賞任何藝術,都要那樣的專注安靜,方能有所得有所感.舞鶴雖然秀氣,言詞卻精準有力.他在回應其他兩位作家時不亢不卑,明確傳達自己的原意.比如說,艾曼扭談及原住民的狂暴,儀式性導致最後的悲劇.舞鶴說明:原住民的悲劇不在其狂野兇猛的儀式,而是無力抵擋新興的文明.艾曼紐認為小說裡的山有人格化的特性,這在西洋文學裡是較為少見的現象.舞鶴答,他內在的山水呼應著外在的山水,大自然一直召喚著他.我感覺他是一個忠於自己的人.王文興的見解與提問,令我嚇一跳.他淺薄地講一堆主義,所提的問題,很明顯地看不懂隱喻.他選來朗讀的一段,是出草時把仇敵的頭割下帶回部落,愛人的形象來視之.王老師以為真是割下愛人的頭.而舞鶴解釋道:其實是把出草這種常久的,日常的恐懼轉化為一種幽默的,甜美的愛.甚有道理.那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吧.

   舞鶴所選讀的艾曼紐,是關於創作的兩段文字.其一是創作的狀態.閃現在作家腦中的吉光片羽,規定他不要做任何欺騙動作的動作,不要擺任何抗拒外物的姿勢那是一種誠實自然面對創作之源的態度,跟我所感受到的忠於自我的舞鶴很吻合.其二是有關虛構的適當距離.對艾曼紐而言,和自己的生活太近時,音樂性就消失了,但是太遙遠,太有歷史性,則孕育虛無.他詮釋說,距離有如音域寬窄的問題,每個作家皆在最適合自己的音域內找到舞台.由是,有人可以把日常生活寫得栩栩如生,有人則可以拉開到想像的或歷史的場景.王文興朗讀艾曼紐的小說(瑪麗安.賈文娜逝去的聲音)片段.那是兩個老情人重逢的場景.文字寫實稠密多義而優美.誠如王老師所言,毫無贅字.這段文字,讓我想起喬哀思都柏林人裡的逝者.”同樣樸實細膩,同樣有舊戀人,同樣有歌聲….我很喜歡艾曼紐的文字.不知他的作品是否有中譯本?

   艾曼紐評論王文興的小說注重細節的雕琢,佈局嚴謹如建築.而舞鶴的特點在那流動如波的散文.前者經典,後者現代.

   與作家同樣具魅力,並且毫不遜色的是口譯的蒙田女士.事實上,她是這場座談會最好看的風景.桃紅上衣上繞一條灰褐長絲巾,淺褐長褲,黃褐皮鞋.修剪有型的妹妹頭.我只能看到她的側面,但那自然優雅的手勢,與甜美的聲音形成一種獨特的個人魅力.聽她說話真是一種享受.儘管她說法語時我完全不懂,可是那抑揚的語調令人如沐春風.她散發出濃郁的法式優雅氣息.

   四個小時的座談,一點也不沉悶.精選的團隊(另外兩名舞鶴作品的法文譯者坐在台下),精心的安排與深度的探討,真是一場文學盛宴.有聽眾提問說,舞鶴的作品,即便以母語來閱讀都嫌困難,為何她們會選來翻譯?譯者回答說:我們愛他的作品.因為愛,我們努力一一解決各種翻譯上的困難.我想,舞鶴有知音若此,應該很感動吧.不論是創作者,翻譯者(演繹者)或者是讀者(聽眾,觀眾),若是發自內心,藝術的價值與意義便清楚地彰顯了.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電影Broken Lines有一個很奇怪的譯名:慾火交叉點.我看了DVD上的圖片,讀了背面的劇情說明,看到演員之一是Paul Bettany,立刻斷定這是一部好片.果然.凝練的劇情,獨特的攝影,剪接與節奏,真是好看.英國不愧是戲劇王國,電影延續著劇場的風格.局部的人生情節交會出生命的深度.

甫喪父的男主角傑克沉浸在強烈的憂傷裡,再婚的母親是他怨懟的對象,而未婚妻也未能紓解他的鬱悶.反而是在咖啡店巧識的女侍貝卡與他惺惺相惜.貝卡也有她的煩惱.同居愛人契斯特原本是拳擊手,重傷之後成了半殘廢,只有一手一腳可以用.情緒低落的他每日蝸居在家,起居全靠貝卡下班後打點.處在各自困境中的傑克與貝卡,因著對方的新鮮,陌生而釋放壓力,找到慰藉.可是,他們的未來是沒有前途的.貝卡無法離棄契斯特,儘管他是她巨大的負擔.與傑克短暫的偷情只是重壓之下短暫的喘息.而契斯特面對自己的無能,也是深深的無力.得知貝卡的外遇之後,他只能以自殘宣洩.他在病床上別過臉去流淚的畫面,讓我流下淚來.當人被無能為力的困境困住時是多麼的無奈,尤其是牽扯到摯愛的人.成為別人的負擔與承擔責任是一樣沉重的.生命中的無奈經常無解,與之相伴的是力有未逮的愧疚.我在電影裡看到自己曾有的困境:我與重病的母親;我在喪母之後的哀慟.

仔細回味,這真是一部雋永的電影,導演精準有力地呈現人生的切片.猶太人,北倫敦,濃濃的英國風與英國腔,勾起我懷舊的愁緒,那是我尚未知曉人間疾苦的黃金時代.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一陣子沒燙S的襯衫了,最後一件用罄,總共積了二十件.他先把書房地板清理乾淨(怕垂下的衣擺沾到灰塵),幫我立好燙衣板與熨斗,一切就緒,我放上一張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作品132加上大賦格.我一面輕移熨斗,一面仔細聽那均衡美麗的弦樂,渾然忘卻時間之流逝.S很抱歉地問我腳酸不酸,需不需要喝水等等.我搖搖頭.他不知道對我而言,這是樂趣,,不是苦差事.一張CD聽完,只剩兩件襯衫.我好奇的看了一下CD背面的演奏時間,原來我已經站了一個多小時.

******************************************************************************************

中午就把餃子餡拌好,這次用的是白蘿蔔絲.T家打完毛線回來,我開始包餃子.通常,我喜歡全家人一起包,不但包得快,也有凝聚向心力之效.最大的助手是S,他包得又快又好,而且樂在其中.可是,今天他上台北教書去了.糊塗的我甚至不知他幾點回來,是否趕得上晚餐?我不想叫父親幫忙,他空有熱情,卻總是捏不緊,餃子下鍋很容易散開.我放上一張貝多芬的弦樂四重奏,靜靜地包水餃.做這一類動手不動腦的事情時最適合聼音樂.音樂聽進去,枯燥的工作完也成了,,一舉兩得.只是,第一次獨自包水餃,有點感傷.不知不覺,已經包完三分之二.正想去燒水時,S開門進來.我驚喜地說:你回來了?我在包你最喜歡的水餃呢!他接手包完剩下的部份,我去煮湯,下餃子,馬上就開飯了.

***************************************************************************************

打毛線會上癮.昨午的編織課,我大有進展,回來忍著手酸織了好幾排,臨睡前一面聽舒伯特的即興曲,又織上一回才就寢.早上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毛線.放上同樣的鋼琴曲,任那靈慧的音符流洩,雙手的律動產生一種秩序與穩定.初夏的微風從落地窗吹進來,我瞇著眼看露台白亮的陽光,幸福之感油然而生.從客廳移坐到餐桌時,感覺毛線球變輕了.可不是,圍巾的部份增長一大截,而毛線球變小了.立時聯想到,這是時間與人生的關係.人生漸長之際,時光慢慢消失.憑著各人的天份,努力,機緣,編織出來的人生也不一樣.有那鬆緊合度,整齊美麗的,也有鬆鬆垮垮,或緊緊繃繃的……,我看著作品,思考著我是那一類人?,的確像我的個性:鬆緊不一,偶爾還漏幾針,所幸誤打誤撞,選到可以藏拙的毛線:毛毛的毛海點綴著金蔥,織好完全看不出針腳是否齊整,怎麼織怎麼好看.人家都說我好命,道理就在此.本事沒半撇,多虧純良的家人,朋友一路扶持相伴,他們如同優良的毛線.我的人生,怎麼織都好看啊!

 ***************************************************************************************

無所事事,打開久違的電視.藝術台正播放席夫彈巴哈.我聽了一會兒.我不怎麼喜歡巴哈的鋼琴曲.我愛他的大,小提琴勝過鋼琴.聽一個段落,我開始Channel Surfing.按呀按的,看到靖天台的電影,女主角是海倫娜寶漢卡特,男主角下巴有一個小渦,看起來很面熟.看劇情似乎是一對重逢的舊情人,對話很有趣,所以我就一直看下去,越看越好看,真有意思.對話實在太精彩了,機智,幽默,充滿智慧.絕妙之處,我常忍不住哈哈大笑.他們回顧過往的關係,現今的婚姻狀,未來重新開始的可能性.女主角顯然比男主角理性多了.海倫娜寶漢卡特在這部戲裡很美很有魅力,一口英國腔真好聽.她是個很優異的演員,既有美貌又有演技.但是S不覺得她美.”至少,就演技派而言,她比茱蒂丹契美多了吧!”我反駁.”哎呀,怎麼拿茱蒂丹契來比呀!”S替卡特抱不平.對了,這部電影中文叫愛情交響曲.”片尾看到原文片名:Conversations with Other Women.

 **************************************************************************************

泡澡的時候,我一面聽著舒伯特的即興曲.這張唱片聽很多次了,可是當下卻有了新發現.D899的第二號,右手迅捷輕快的琵音與左手慢吞吞,偶爾按個兩下的低音形成強烈的對比,卻異常和諧.腦中浮現的想法是:S是快速的,急行軍式的琵音,而我是溫吞懶散的低音.說給他聽,他笑了,卻不像我那樣興奮.也許在他心中,我要加快步伐才稱得上和諧?那天FR問沈媽媽婚姻幸福長久之道,她不假思索的說:”忍呀!”當時我哈哈大笑.後來細想,我從來不知忍為何物,莫非都是他在忍?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的恩師森井教授,我們慣以日語稱他先生,高齡八十六歲,親自到京阪線的墨染車站迎接我們到他家.實在是巧合,二十一年前,S在大阪進修,友人幫我們找的房子恰好與先生同區,算得上是鄰居,師徒兩人每天都搭京阪線上下班.森井夫人,我們稱她奧樣,在電話中憂慮地問S是否知道如何到她家.S:你怎可如此問我?好歹我坐了三個月的京阪電車呀!”但是先生不放心,堅持要到車站接我們.他是老派的紳士,總是提早五分鐘到達.車子進站,眼尖的S一眼就看到先生的身影,我們心裡既激動又感動.那是混合著鄉愁與見到親人的強烈情感.偏偏我們坐的是第一車廂,下車處在月台最遠的那一端.我們朝先生揮手,按捺住澎湃的心緒朝他走去.”先生,”How are you?” S大聲地說.這是很冷的一個午後.先生穿著西裝,圍著圍巾,神奇的是,容貌體態依舊,不見歲月痕跡.距上回見面,已有六年了.我心裡暗自為他的健朗高興.他健步如飛,,為我們解說著墨染市街的小小改變:京都銀行搬家了,對面開了一間中國餐館,除此之外,依舊如故.沒走多久,就到了先生家.這是一棟傳統的日式宅邸,從奧樣祖上傳下來的.前院與中庭,古典優雅.在玄關與奧樣見面,又是一番驚喜,,活潑如昔,白毛衣紅裙子,五官細緻,風韻甚佳,看不出已八十歲.

   我們進入熟悉的,溫馨雅致的客廳.這裡冬暖夏涼,總讓人賓至如歸,舒服自在.雖然來過三數次,我總無法明晰記住客廳的樣貌,只記得沙發,鋼琴,,乾燥花…..,一種深入內裡,毋須刻意營造的好氣質,充分顯示出主人的個性.奧樣奉上雪白的熱毛巾供我們擦手.然後端上熱奶茶.看著那三個同樣花色的杯盤,我們相視而笑.奧樣問:”你還記得嗎?”怎不記得.離開京都回台灣時,為了答謝教授夫婦的厚愛,我在藤井大丸買了一對威吉伍得的咖啡杯送他們.打開禮物,奧樣驚訝地說,家裡有一組一模一樣的杯盤,是參加婚禮送的.彼時先生的兒子英一尚未成家,一家三口,三套杯子剛好.如今英一已是三個男孩的爸爸,長子喜愛歷史,為父的硬要他念醫科,只好當一年浪人.先生淡淡地述說,平靜的聲調中隱約有一絲不捨.溫和的他從來不曾與人威權的壓力,是少見的謙謙君子.我記得他也很愛歷史.長孫是像他的吧.談起孫子們,奧樣興高彩烈:他們真會吃,可不知吃到哪裡去了,高高瘦瘦,可不是像樹喲,branch!她真會比喻.

   奧樣是非典型日本人.雖然禮數周到,卻機靈,活潑,大方,英文流利異常.她問我們是否是night owls?我高興地猛點頭,她說她也是,晚睡晚起,跳過早餐直接吃午餐…..,談到我們的相似之處,她開心地撫掌大笑,像個頑皮的小女孩.先生在一旁訥訥地說他六點就起床了.我問他早餐吃些什麼?奧樣起勁地談著先生的unique breakfast:自家院子採擷的夏柑搾汁對上蕃茄汁.自種的沙拉葉拌上奧樣親調的優格醬.一顆蘋果,以及大阪梅田某麵包店的胡桃麵包.先生只吃那家的胡桃麵包,所以一買就買一個禮拜的份量.最後,喝一杯咖啡.莫非這就是先生的養生祕訣?

   S想看中庭的那棵夏柑樹,先生拉開木門,拖鞋也沒穿就直接踩上石板小徑,石上依稀殘留昨日的雨水,S忙說:先生, It is wet.奧樣在旁急著說:先生, You make me…., You make me….,我正想接著說angry,她卻說: You make me headache.我們都笑了,她卻再次強調: You make me headache every day.我們穿上了拖鞋,欣賞那結滿金黃果子的夏柑,看池塘裡悠遊的金魚.這是個美麗的庭園.第一次造訪時,我們在面對庭園的大廣間吃各色點心喝櫻花茶.如今奧樣畢竟年紀大了,不再費周章,點心是巧克力一盤.她送我的禮物,是從前先生送她卻從沒用過的手飾:一組長崎的玳瑁戒指與項鍊,一條沖繩的粉色珊瑚項鍊.我明白人老了缺乏張羅禮物的心力.這些舊物,有傳承的意味.奧樣真是個聰明人.我滿心歡喜地收下.

   先生夫婦要開車帶我們去京都大學舊地重遊.只是,出門前很費事地拉下面對中庭的重重鐵窗,鎖了又鎖.現今日本治安不比從前,獨門獨院,老人獨居的宅邸很容易成為宵小覬覦的目標.他們雖然沒說,想必是被闖過空門,因此才如此小心.坐上了車,奧樣Kamikaze driver(神風駕駛)的英名仍在.她在狹窄的單行道急馳,,到了祇園花見小路,成群的觀光客讓她煩躁: These sightseeing people!大量湧入的觀光客,讓京都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干擾.台南也有類似的困擾.以前常去的小吃店,如今一到假日便人潮洶湧.我們很能體會她的心情.

   慷慨的森井夫婦,總是在五星飯店請客.承蒙他們招待了一頓豐盛的中國料理.奧樣不斷幫我夾菜,自己吃得像貓一樣少.午茶承接晚餐的熱情,對八十多歲的老人而言未免太疲累,雖然他們的內心很快樂.我們在京阪七條分手,目送他們離去才走進地下鐵.我對S,下次來京都不敢再打擾他們.很費心神的吶!S卻說,見面的機會一次少似一次,當然要再聯絡.,真是兩難啊!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友FR大展廚藝,做了一桌豐盛的菜請我們.因為忙著烹飪,一整個早上任由寶貝兒子豪哥玩電腦,吃零食.當我們享用大餐時,豪哥一點也吃不下,隨便喝一碗湯了事.他一口也沒吃的飯進了我的肚子,因為菜太美味下飯了.FR清洗好碗盤,我和豪哥玩過一輪益智遊戲,這小子又跑去玩電腦.我和老友邊喝茶邊聊天,過了一會兒,小傢伙說:”媽媽,我肚子餓了.”為娘的問:”吃飯糰好不好?””好啊,”這小孩很好說話.FR起身進廚房,我們的話題不曾中斷,她的手熟練的忙著.只見她把白飯放在爐上隔水蒸熱,一邊拿出海苔片,灑上肉鬆,芝麻,鋪上白飯,捲起來,插上牙簽,切段.FR做事有一種優雅的節奏,那並不是老練,而是獨特的氣質.就像她的表情:開朗美麗之中混合著罕見的純真與一抹淡得看不出的愁悒.

   豪哥心滿意足地吃著飯團.我想起兒子小時候也是一樣:貪玩,亂吃,到用餐時間總是不餓.臨睡前才嚷著肚子餓.我常從冰箱裡拿出剩飯加熱,打一顆生蛋黃,拌醬油做成所謂的蛋黃飯.只要小孩想吃,為母的無論再怎麼累總是心甘情願為他們準備.這是母愛最容易發揮之處吧.每次回台中,婆婆總要煮一鍋雞酒,看著我們吃下肚她就開心.長期生病的母親,拖著衰老的身體勉力為愛孫炸紅糟肉,做爆米花.孩子,孫子長大了,他們的心再也捉摸不住,唯有食物能夠表達明確的愛意.春假赴美探望兒子.他已稍諳廚藝,會幫我做菜,也能獨當一面.過了午餐時間的某一下午,他靦腆地說:媽媽,你能不能弄蛋給我吃?”好啊,你要煎的還是炒的?”我欣然答應.他想吃阿媽以前常做的醬油蛋.”把蛋打在油鍋裡加上醬油亂攪成碎蛋.好吃易做,香氣逼人.剛好我帶著一小瓶的壺底油.不費吹灰之力就達到兒子的要求.旅邸之中,時光彷彿倒回從前.不變的是以食物傳達的情意.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1 Sun 2012 12:45
  • 冬心

P1110048  

P1110051    

P1120069  

P1120073    

P1200160

    P1240190  

P2020223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P3070047  P3070050  P3070046               

   二月下旬,春天已然翩翩來臨.我和父親在慣常的午後漫遊來到虎山糖廠.原本的宿舍區荒蕪已久,樹木成林,野草遍地.我們散步在隱沒的小徑裡,發現另番天地.高大的芒果樹開滿細碎的黃花,苦楝樹的枯枝上長出淡得看不出的新綠嫩葉以及淺紫花苞.陽光正好,周遭的鳥兒旁若無人的喧嘩,仔細一聽,至少有五六種以上.其中,當然是白頭翁最明顯了.Petako,父親如此稱呼.然後溫柔地唱起petako吃先檀樹(苦楝)果的童謠.苦楝果然有金黃色的小圓果.可是,petako總讓我想起蔡德本的蕃薯仔哀歌.”在白色恐怖的牢房裡,petako指的是憲兵,因為他們頭戴白色的鋼盔.那是陰間的使者,帶受刑人到刑場.同一個名稱,卻是生之力與死之陰的明顯對比.

   樹林間的荒地長滿野生的草本植物,陽光輕輕灑落其間,白色的野花更加明亮.這些不知名的花如村姑般素樸,小粉蝶在光影間四處飛舞著,真美.接近自然原貌的春天合該如此.靜謐,純真.我和父親都不喜歡台南公園的百花祭,過度的塗脂抹粉,喪失自然的氣息.一定要那樣子用鮮豔的花把所有的空間都填滿嗎?此地的景致無疑更美.矮牆邊的香蕉樹油亮翠綠,竹叢隨風輕搖,椰子樹高聳入天,茄苳與樟樹展開青綠的樹傘,欖人樹暗紅的葉片在青翠的春景裡格外的淒美.大自然是最高明的藝術家.本土原生的樹種植物鳥蝶共創美麗的畫面.人屆中年更能體會純樸天然與安靜.一雙眼睛,練就得可以區分真實與造作.由是,愈加的孤僻?無論如何,在虎山,我感覺與真正的春天相遇.

我們的烹飪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